高中语文第15课荔枝赋并序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VIP

高中语文第15课荔枝赋并序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15课荔枝赋并序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荔枝赋并序学案 整体探究 1.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即为不被人发现赏识,不能施展才华的文人士子鸣不平。 2.本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和前文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最后一段在前文的充分描摹展现了荔枝珍奇的基础上,写它完全可以被进献给宗庙王公,但因为生于偏僻远地山川阻隔而难于被“贵人”所知。这段是对前文的深化,也是作者言志的部分。由荔枝不被“贵人”发现赏识自然而然地引出对那些不被“贵人”发现赏识的文人士子命运的哀叹,由物及人,借物写志。 3.文章描写了荔枝的什么特点?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 示例 姿态优美 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蓊郁而霮,环合而棼。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 品位高洁 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崄巇。 微文妙质 不丰其华,但甘其实。 甘美无比 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 远不可险 山五峤兮白云,江千里兮清枫,何斯美之独远? 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甚环诡,味特甘滋   环诡:珍贵奇异 B.弱年迁累,经于南海 迁累:多次贬官 C.远不可验,终然永屈 终然:最终 D.傍荫亩而抱规 抱规:环绕成圆形 【解析】 迁累:连续升官。 【答案】 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每至季夏,其实乃熟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以为甘旨之极也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C.①下合围以擢本 ②又试之以鸣 D.①果之美者,厥有荔枝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 【解析】 A项,“乃”,①副词,才;②介词,在。B项,“之”,①助词,无实义;②动词,到。C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用。D项,“者”,都表停顿。 【答案】 D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前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由于当时没有人知道荔枝,所以没有人相信荔枝的甘美。 B.作者认为魏文帝将葡萄、龙眼跟荔枝相比,是由于盛产荔枝的南方与盛产葡萄的西方之间不通往来造成的。 C.荔枝生长在偏远的南方,接受天地日月的精华,历经寒暑才长成大树,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险。 D.作者由荔枝联想到一直没有获得声誉、未能施展才华、没有人推荐的人士,于是写这篇文章告诉他们要像荔枝一样。 【解析】 “写这篇文章告诉他们要像荔枝一样”一句,理解错误,作者托物言志,为没有施展才华机会的士人鸣不平。 【答案】 D 4.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2)①诸位没有人知道它,当然不肯相信了。 ②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被怀疑。 ③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为何荔枝生于侧枝而被指责? 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某一物象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拥挤和紧张。 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浪;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环诡(ɡuǐ)      西掖(yì) 迁累(l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