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2课王何必曰利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再说,自己身为一州之长,却没能替老百姓解除疾苦,使他们安居乐业。在自己的辖区,尚有无衣无食四处逃荒的穷人。徒拿俸钱,深感愧疚。从诗的结构上看,后一句是补充思归田里的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 最后两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作者的心情既然如此愁苦,当然希望友人前来,相聚谈心,以慰思念之情。现在得知友人有意前来,因此非常高兴;几个月以来,一直计算着与友人相聚的日期,他登楼望月,月亮都圆了好几回了,还不见友人的到来。“西楼望月几回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盼望友人到来的迫切心情。 这首诗通过怀念友人,表达了作者为未能为老百姓解除疾苦而自愧和痛苦的心情,流露出思归田里不愿为官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像韦应物这样表露忧虑民生疾苦的诗作不少,但像他这样真诚地表示居官自愧的诗却不多见,无怪乎范仲淹读了“邑有流亡愧俸钱”,叹为“仁人之言”。 (2015年高考浙江卷)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一句的注释。(2分) 【解析】 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材料选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对《孟子》的注释。题目又明确问“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释”,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语境,考生对“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也是十分熟悉的。难度不大。 【答案】 浩然之气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和概括要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准确、全面,需要结合上下文,还需要结合孟子的话来理解。 【答案】 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类题目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能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文中对“后利而先义”的阐述;体会对比说理法的好处。 3.领悟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2.一词多义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先生之志则大矣。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2)倒装句 先生将何之?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遇于石丘。 秦、楚之王悦于利。 1.理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的含义。 这是孟子对“利”字对国家的危害的阐述。孟子认为,如果给卿大夫太多的财利,就会使他们产生无尽的贪欲,有了贪欲就会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财利,所以,虽然拥有了国君的十分之一的财利,也会试图杀害国君,并全部夺取国君的财利。 2.孟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 选文第1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之所以进见梁惠王,自然是为了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可是梁惠王开口就问:老人家(“叟”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您不辞跋涉千里的辛劳到我这里来,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这是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也是当时一般诸侯对孟子的期待。可是儒家学者自孔子开始就极少谈论利(《论语·子罕》所谓“子罕言利”)。面对梁惠王的期待,孟子将如何应对呢? 且看他的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只是。这句话意思是说,王为什么开口就谈利呢?只要讲仁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2铁肩担道义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ppt
- 高中语文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ppt
- 高中语文5遨游建筑天地间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 高中语文3杜甫诗五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高中语文6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 高中语文1五猖会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 高中语文6外国诗歌四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6捕蝶者学案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高中语文3这思考的窑洞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 高中语文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练习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人和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喜看稻菽千重浪练习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人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最近下载
-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讲解.pdf VIP
- 《弟子规正版全文-带拼音-完善打印版》.docx VIP
- 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1东娜练习答案及译文.pptx
-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施工现场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doc VIP
- 500kV龙昌Ⅰ、Ⅱ号线直线塔绝缘子单串改双串施工方案.pdf VIP
- 结构优化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研究.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B1U1 Section A Fresh start.pptx VIP
- 北京-407EV-标准版-BJ5030XXYVRRC-BEV-407EV纯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VIP
-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