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药食用价值研究及其开发利用--wt.pptVIP

鱼腥草药食用价值研究及其开发利用--w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腥草药食用价值研究及其开发利用--wt

鱼腥草药食用价值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X X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内容 一 鱼腥草简介 二 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三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四 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 五 鱼腥草的开发利用 六 鱼腥草及其制品的毒副作用 七 前景展望 鱼腥草简介 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又名蕺菜、臭猪菜、侧耳根、猪鼻孔等,为三百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鱼腥草辛、凉、气腥。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祛咳、镇痛等功能。由于它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两千多年前, 人们就利用鱼腥草防病。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吴越春秋》称岑草,南北朝的《别录》、唐朝《唐本草》、明朝《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 指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鱼腥草还具有很多全新的用途。 目前,鱼腥草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鱼腥草药用价值很高,《中国药典》历版均有收载。 三白草科共4 属8 种, 分布于亚洲和北美。中国产3 属4种。其中,蕺菜属仅1 种,即鱼腥草,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区, 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 以长江流域以南分布最广,在我国尤其以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福建等地栽培较多。常生于海拔300~2600 m 的山坡潮湿林下、路旁、田埂及沟边。 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鱼腥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富含蛋白质、粗纤维、 VC、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含量特别高,故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蔬菜。       表1鱼腥草新鲜茎叶(每100g)主要成分含量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中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经研究表明,鱼腥草挥发油主要成分有癸酰乙醛(鱼腥草素)、月桂醛(两者均有特异臭气)、甲基正壬酮 、癸醛、芳樟醇、乙酸龙脑酯等 。   此外,鱼腥草中还含有许多黄酮类成分:蕺菜碱、槲皮苷、异槲皮苷、瑞诺苷、金丝桃苷、阿夫苷、芸香苷、槲皮素等;有机酸类成分绿原酸、棕榈酸、亚油酸、马兜铃酸等,以及大量钾盐。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故鱼腥草有“天然抗菌素”之美誉。  2 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对亚洲甲型病毒,流感病毒,出血热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 IV (艾滋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利用鱼腥草防治艾滋病是其药品开发的主要趋势。 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 曾虹燕等曾采用三种方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1.水蒸气蒸馏法:鱼腥草样品,加水蒸馏6 h,收率0.040 %。2.有机溶剂提取法:鱼腥草样品,在索氏提取器(90 ℃) 中循环回流提取,12 h 后减压蒸馏,收率0.082 %。3.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样品,装入5 L萃取罐内, 萃取时间80 min ,压力20 mPa ,温度35 ℃,CO2流量40 kgPh。其中分离釜Ⅰ的压力8 mPa ,温度60 ℃;分离釜Ⅱ的压力5 mPa ,温度35 ℃。萃取率1.764 %。 鱼腥草的开发利用  鱼腥草的食用  1 直接食用  在四川、贵州等地通常鱼腥草的食用是凉拌,即将鲜茎叶洗净,用开水浸烫一下,再加入盐、酱油、醋、姜、麻油等调味品,拌匀即可。在民间, 鱼腥草被大量用于各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菜肴制作。此外,还直接用于炖肉、下面、煮粥等。  2 保健饮料  以鱼腥草作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了一系列保健饮料。如鱼腥草凉茶保健饮料,鱼腥草苦丁茶饮料,鱼腥草凉爽露,鱼腥草南瓜刺梨复合营养保健饮料等等。 鱼腥草及其制品的毒副作用  鱼腥草毒性极低。只有“本草纲目”称其有小毒, 其它中医文献均未谈及毒性。以合成鱼腥草素给小鼠口服之半数致死率为116±0.081g/kg, 对犬静脉注射38~ 49mg/kg不致死亡,增至61~ 64mg/kg可致死亡。解剖可见肺脏严重出血和血栓。人每日口服80~ 160 m g/k g,连服30 日, 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临床应用100mL 鱼腥草注射液相当于200g 生药,经证明在安全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中毒症状。 前景展望   目前关于鱼腥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主要药理作用成分研究尚不全面,使质量控制标准较难制定,影响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②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不够; ③育种、栽培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深度远远不够。故亟待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鱼腥草的研究,以利更好地开发利用,生产出更多的鱼腥草优质新产品,为确保鱼腥草及其制剂顺利跻身国际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