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手观音》-百姓精神世界甘霖
《千手观音》:百姓精神世界甘霖4月24日上午,春风和煦、鸟语花香,我们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专程采访了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终身艺术指导、《千手观音》节目编导张继钢。
说到《千手观音》,人们都不陌生,因为这个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的舞蹈,以绝对优势摘取了今年“春晚”节目惟一的特别大奖。《千手观音》由一群聋哑青年以舞蹈形式表现了观音形象的祥和、沉静、大慈大悲内涵,演绎出了雍容华贵的万千气象。整个演出只有5分56秒,却扣人心弦、击打魂魄,在国内外亿万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我们的话题自然是从《千手观音》开始的。
《千手观音》的背后是深厚的民族文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老师,自从您创作的《千手观音》节目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演出之后,整个社会响起了一片喝彩声,您也一直被媒体紧紧包围着,在这里,我们想请您谈一谈为什么《千手观音》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张继钢(以下简称张):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民族与种族的作品,因而都是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从表层上讲,《千手观音》的成功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品本身的艺术品位很高;二是这一作品是由残疾人表演的;三是作品中突出的是观音形象;四是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出。正因为有这四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千手观音》才一路走红。但这一艺术作品真正成功的深层次原因却是它背后的深厚民族文化。
记:那么,到底怎么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呢?民族文化对我们的文艺创作有什么启发意义?《千手观音》的历史地位将会如何呢?
张:我们的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我之所以产生创作《千手观音》的想法,正是受云岗石窟、五台山等千手观音和历史文物的启发,实际上是源于民族文化的营养滋润。我们的民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而观音形象是宗教文化的反映。在中国百姓心目中,观音是大慈大悲的化身,是给予慈爱与宁静的化身,当人们遭遇痛苦与烦恼的时候,总渴望得到观音的帮助与同情。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的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提倡爱国,首先是要爱我们的民族;而爱我们的民族,首先是要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去继承发扬的内容。凡是拥有的就是值得尊重的,凡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我们的作品一定要具有人民性、民族性,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力求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出去,力求使东方文明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千手观音》已经获得了中国和整个世界艺术界的普遍认同。《千手观音》源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但它已经走向世界,成为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同时,《千手观音》已经将中国残疾人舞蹈艺术事业推向极至。
《千手观音》的成功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
记:张老师,是否可以说,在当今文学艺术受市场化影响而难免携带庸俗化倾向的情况下,《千手观音》以特有的艺术形式使人们从浮躁、世俗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对人性、对真善美、对深沉与高雅的渴望呢?
张:可以这么讲。观众所看到的只是《千手观音》成功的表层,而其真正成功的功力是在背后。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至真、至善、至美,是《千手观音》所应达到的标准,艺术表现哲理、文化底蕴是否深厚,思想内涵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艺术家的成就。我们生活在世俗生活中,当今社会是色彩斑斓的社会,我不想去批评某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但可以说,格调低下的作品绝对不会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也绝对不会被太多的人所关注,负责任的艺术家应该去创作更多更有价值的作品。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积极而永恒的引导意义。
艺术反映的是人性,过去人性曾一度被阶级性所取代,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艺术作品又难免被打上商品化的烙印。我不否认历史时代对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的影响,但艺术照样可以影响历史。《千手观音》作为艺术作品,它的成功已经超出了艺术领域本身,因为它触动了许多属于精神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是我们今天的话题不可能说透的问题。也许是多年来像《千手观音》这样的经典作品太少的缘故,人们对高雅精神食粮的渴望犹如干涸的土地对甘霖的期待。有人说当前社会很浮躁、人也很功利,但我要说,肩负着民族与社会深重责任感的人依然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是民族的灵魂与脊梁,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千手观音》揭示了养生的本质意义
记:张老师,刚才您讲到了人性,《千手观音》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反映的是人性,那么艺术与人性、艺术与养生的关系怎么样呢?在这里,能否请您谈谈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对养生的启发意义呢?
张:我对养生方面的理论,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我很清楚,任何一个艺术家也必然是自我调节心态和情绪的高手,同样也应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