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饮食主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氏春秋》中饮食主张

《吕氏春秋》中饮食主张反对追求厚味,主张饮食要清淡 中国古代中医学认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这说明饮食中味道过厚,对人体健康不利。 《吕氏春秋》在提倡节制饮食的同时,还反对追求厚味,主张饮食要清淡。《吕氏春秋:“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疾首”,清人毕沅释为“犹言致疾之端”,即导致疾病的根源。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饮食也是如此,滋味太厚,就会伤害肠胃,使口无味。正如《老子“五味令人口爽”、《庄子“五味浊口,使口厉爽”。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也说:“爽口作疾,厚味措毒。”《广雅释诂》曰:“爽,败也。”于省吾先生说:“五味令人口丧,言五味令人丧其口之本然也。”可见,味多、味厚会乱口伤胃,这和《吕氏春秋“味不众珍……味众珍则胃充(满),胃充则中大鞔(腹中闷胀),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的观点是一致的。 《吕氏春秋出:“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清人杨宫建在《养小录》序中更直接地论述了淡味的好处,他说:“烹饪燔炙,毕聚辛酸,已失本然之味矣。本然者,淡也,淡则真。昔人偶断肴羞,食淡饭,日:今日方知其味,向者几为舌本所瞒。”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有些食物本身具有很好的滋味,如果放了五味,或者五味过厚,调料过多,反而会掩盖其自身的味道。在今天看来,少食辛辣厚味的食物,确实可以减轻肠胃负担,益于延年益寿。相反,饮食中味道过于厚重,会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吕氏春秋》中的观点是符合现代科学饮食观念的。 反对暴饮暴食,提倡节制饮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都是节制饮食的提倡者,认为饮食不能过量,而要保持一定的限度。这样做不仅有利社会,且有利于个人。《墨子:“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冶天下,南抚交陆,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截不重。饭于土?,啜于土形,斗以酌。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这里墨子指出了饮食的一个目的,就是强健身体、吸取营养,同时,要注意适中。“适”是《吕氏春秋)冲的重要范畴,是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如“适时”、“适欲”、“适味”等。在饮食方面,主张适度饮食。《吕氏春秋:“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吕氏春秋:“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这说明饮食要适可而止,食不过饱,也不过饥,这样会使血脉通畅,五脏安适。若饮食“不适”则极具危害性,《吕氏春秋:“寒温劳逸饥饱,此六者非适也。” 饮食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享受,吃起来爽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烹饪家都注意到这两个方面。但是,作为享有特权的贵族来说,却往往过多地注意后者,他们吃了大量的山珍海昧、美味佳肴以后,使胃部负担过重,不易消化,反而影响健康。在烹饪方面,《吕氏春秋》提出了“适味”。《吕氏春秋:“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也。”《吕氏春秋》提出饮食要适中,固然有告诫人们珍重生命、注重健康的目的,但主要还是告诫统治阶级富贵时不可穷奢极欲、放纵口腹,否则极有可能害身亡国。这些饮食思想,非常合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对后世影响很大。 按“时”进食,根据时间的变化适时调整食物 《吕氏春秋》主张以“时”进食。《尽数》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主张人不能等到饥饿难耐时才进食,每天要按时饮食,这样才能获得维持生命的各种营养成分,使身体营养充足、血气旺盛。如果在大饥、不饥的状态下过量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 《吕氏春秋》也主张饮食要顺应自然四时的发展变化,注重时令。因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变化与人紧密联系在―起,人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应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在饮食方面,注重根据四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饮食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才利于身体健康。按照阴阳五行的观点:天有五行,人有五脏,食有五味。如春天吃麦和羊肉,可以补脾;夏天吃菽和鸡肉,可以补心等。如果不能顺时进食五谷、五畜,就会使五味错杂、五脏衰乱。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确实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反对酗酒,主张少食酒肉 关于少食酒肉,古代有许多记载,《论语》中记载孔子平日的生活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又说:“不为酒困。”《吕氏春秋:“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日烂肠之食。”这说明喝酒吃肉过多,有损健康。例如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唐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