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调整价格效应实证探究.docVIP

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调整价格效应实证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调整价格效应实证探究

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调整价格效应实证探究摘 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调整指数成份股的价格效应进行分析。在剔除了一系列特殊停牌的样本后,对国内上证180指数调整成份股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成份股被调出后,其价格反转趋势愈加明显。 关键词:上证180指数;价格效应;异常收益率;实证检验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first review relevant literature,and then research the price effect of adjustment of index constituent stock. Despite a series of suspension sample,we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effect of SSE-180 index constituent stocks adjustment in domestic capital market,and find out that its price reversal trend is more obvious after the stock was made out of the index constituent stocks. Key Words:SSE-180,price effect,abnormal rate of return,empirica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6-0079-04 新兴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研究的视角逐渐转移到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并发展成为行为金融理论。为了保持指数的生命力,探索新政策法规出台后的市场变化,对成份指数进行跟踪研究是有必要的。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退,资本市场面临新的局面,我国资本市场正在酝酿股指期货等多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品,相应的政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选取上证180指数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成份股调整的股票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归纳与述评 (一)价格异常波动的存在性 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成份股调整事件产生的价格异常波动现象是存在的,而异常波动的幅度及稳定性是不同的。 施莱佛(Shleifer,1986)发现在1976到1983年间,对每次调整新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票,从公告日至指数调整生效日之间,这些股票股价的平均异常涨幅达+2.79%。兰兹和门登霍尔(Lynch和Mendenhall,1997)发现股票被调入标准普尔500 指数时,会产生3.8%的平均异常收益,而当股票被调出指数时会有负的异常收益。柯林斯(Clause,2000)对德国法兰克福DAX 指数,布里厄利(Brealey,2000)对英国FTSE 指数,叶良、李等(Elayan、Li 等,2001)对新西兰NZSE 指数的指数效应进行了检验,均发现指数调整的股价效应。宋逢明、王春燕(2005)发现上证180的指数效应已经逐步凸显,但不很稳定。宋威、苏冬蔚(2007)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2002 至2006 年上证180 指数成份股调整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指数中增加股票后,股票收益的市场风险系数显著增加。 (二)价格异常波动的持久性与反转性 有关价格异常波动之后是否会反转,以及这种异常收益率是否持续一段时间、股价是否会回归,目前的研究结论分歧较多。 施莱佛的研究指出, 调入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股票价格有持久性的增长,价格并没有出现反转。而伍里奇(Woolridge)以及高斯、哈里斯和居雷尔(Gosh、Harris 和Gurel)发现,因指数调整产生的股价效应在调整实施两周后会回归到调整之前的水平。宋逢明、王春燕(2005)实证检验了上证180和深成指,发现调整效应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深成指的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MCAR经过8—10个交易日,价格得到反转,累计异常收益率又恢复到调整前的水平。张建刚、张维(2007)采用标准化残差方法,对上证180 指数进行研究,发现调入和调出股票均对调整信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调入股票存在正的持久的异常收益,调出股票发生了负的异常收益。 从国内外学者对指数调整价格效应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证实了价格效应的存在,而分歧主要体现在价格效应的持久性、对称性及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模式等方面。本文就此展开进一步研究,选取2009年之后上证180指数的最新数据,在新的资本市场形势下来验证调整事件的价格效应及持久性、反转性等后期的变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