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要延长孩子婴儿化心理期
不要延长孩子婴儿化心理期孩子在1-3岁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过分的保护和溺爱会人为地造成婴儿化心理期的延长。
好友阿欣有个宝贝儿子明明,平是阿欣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与丈夫进行明明的感情争夺。“爱爸爸多一点,还是爱妈妈多一点?”这是阿欣经常问明明的问题。如果哪一天丈夫刚给明明买了个新玩具,明明肯定会回答:“爱爸爸多一点点!”这个时候,阿欣就会翘起嘴巴,假装做出生气的样子。有时阿欣为一件明明不懂的事情生了丈夫的气,她就会抱起明明边走边说:“臭爸爸,我们不理他!”明明还小,他以为翘起嘴的妈妈是真的生气,他还以为爸爸有时候真的很坏很臭。本来,阿欣的丈夫工作很忙,平时都是阿欣陪明明,这样子时间长了,明明似乎只喜欢妈妈了,而且喜欢得有点过分。那天阿欣带明明到我家来玩,大家见他长得可爱,这个想亲亲,那个要抱抱。可是明明却像一只可怜的小老鼠,躲在阿欣背后,任大家怎么哄、怎么骗,就是不肯与大家亲近。
现在,明明都3岁了,还总是离不开阿欣,玩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要妈妈陪着。平时,只要妈妈在,他就寸步不离地缠着阿欣,明明对阿欣的依赖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到了他 4岁时,阿欣找了份工作上班,于是决定将明明送去幼儿园。她苦着脸对明明说:“到了幼儿园,就见不到妈妈了,没有人保护你了。”但明明还没进幼儿园大门,就紧紧拉着阿欣的衣角不肯放手。一进大门,就哭个不停,差点憋过气去。一直哭到中午,不肯吃饭,把喝水的小杯子也扔了。其他小朋友都午睡了,他还吵着要妈妈。过了两三天,明明虽然不大哭闹了,但在幼儿园总是闷闷不乐的,上课低着头,老掉眼泪,下课也不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下午早早地就站在门口,等着阿欣来接。回到家里就一刻不停地跟着阿欣,连上卫生间也不肯分开,生怕阿欣离开。晚上睡着了,还常常惊叫“妈妈!”“妈妈!”。
见儿子这样离不开自己,阿欣上班时也心神不宁,总出岔子。一天,阿欣跟我说起此事,联想到那天明明在我家的表现,又问了明明出生后的喂养和生长发育情况、教育方法等有关问题,最后我坦诚地告诉阿欣:“你家明明肯定是患了儿童分离性焦虑症(俗称“恋母情结”)。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阿欣不太相信,我又说:“我并没说孩子不该想着妈,我说的是过分。说实话,明明可以说就是让你给宠坏的。”
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婴儿化心理期的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婴儿时期,妈妈的怀抱、爱抚等良性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极为有利,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还如小婴儿一般对待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强化孩子的恋母心理。
我还向她解释: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有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她一个人亲热,孩子越依恋她越高兴,不愿意看到孩子对别人有感情,认为这样会冲淡孩子对自己的感情。妈妈的这种私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过分地依恋母亲,整日围着妈妈转,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对孩子智能发展、合群行为的养成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还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和感情脆弱,不能适应社会。你应该认识到,孩子是社会的一员,他必须同各种人接触,必须具有社会化的感情,将来才能融入社会中,不然,你就等于害了孩子。
阿欣听后,也认真起来,说:“都怪我!那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我更加仔细地说了防治方法:“孩子过度恋母,当然应该重视,及时矫治。要不然,随着年龄增长,往近的方面说,上学后可能发生学校恐怖症、考试紧张症;往远的方面说,成年后可能影响生活、就业、婚姻和家庭。不过,你不必过于担心。孩子还小,可塑性很强。只要改变教养方式,完全可以慢慢调整过来。”此时,阿欣听后脸上才露出点轻松。最后我又给她提了几条建议:
1.让孩子同其他亲人和陌生人多接触,培养广泛的亲情。让孩子适当离开妈妈,消除他的依赖性。让他走出家门去接触大自然环境。
2.多为孩子找小伙伴,培养他对同伴的感情。可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请朋友、同事带他们的孩子到家里做客,告诉孩子将有一个小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叔叔阿姨到我们家来,你要做个称职的小主人,主动与姐姐弟弟玩。
3.不要经常对孩子做对待婴儿般的亲昵动作。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慢慢长大了,不需要妈妈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自己,逐渐淡化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4.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
5.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自由玩耍。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提高孩子的情趣。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