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70例.docVIP

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70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70例

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70例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结果:痊愈45例(54.29%),显效16例(22.86%)16,好转6例(8.57%),无效3例(4.29%),总有效率为95.71%。结论: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肩周炎 中药外涂 隔姜灸 按摩疗法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笔者自2008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共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38~69岁;病程1周~2年;单侧患病51例,双侧患病19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排除肩部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感染性炎症、结核、肿瘤、肺尖肿瘤浸及臂丛神经、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所致的肩痛及功能障碍。 2治疗方法 2,1 中药外涂采用乌芎止痛酊(由生川乌、生草乌、川芎、乳香、没药、土鳖虫和冰片组成)各20g研末浸入75%的乙醇500ml中,浸泡1周后回流提取)外涂于疼痛相应的体表治疗部位,每天3~4次。 2,2隔姜灸取穴:大椎、肩髑、肩贞、肩?、阿是穴。灸前将鲜姜切成片,厚度0.2~0.3cm(约5分硬币之厚度),面积大于艾柱的底面。再将姜片中央穿刺数个小孔,置于穴位上,然后把蚕豆大小样艾柱置于姜片上,灸4~6壮,若姜片烤干皱缩,或感觉灼热时更换姜片,务必其温热透入肌肤,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 2,3按摩疗法患者坐位,医生立于其患侧方,左手托患侧前臂使患肩略外展前伸,右手先用轻柔手法按、摩、揉等放松肩关节周围组织,然后用双拇指依次按揉、弹拨喙突上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包括三角肌肌群、肩胛骨内上角之提肩胛肌、肩胛骨脊柱缘、肩胛骨下点、肩胛冈下缘等。手法要轻重适宜,由轻渐重,揉拨要垂直肌纤维走行方向,并注意边揉拨边放松。对于急性期合并肘关节疼痛的,也要弹拨、揉按肘关节处的肱三头肌内侧头,肱挠韧带、二头肌短头抵止端,力求使所有缺乏弹性变硬的肌腱变软,并顺肌纤维方向理顺压平。对于肩髑、肩井、肩髂、肩贞、肩外腧、天宗、曲池、合谷等穴位处要重点反复按压,每穴至少2~3分钟。对于粘连较重的,医生要双手配合推拉患侧臂作被动的外展经脑后摸对侧耳;内收摸健侧肩峰;后旋摸脊;牵拉患侧腕尽量被动上举;尽量大范围画圈等,活动范围要尽可能大,以患者能够忍受为限度,切忌用力过猛。最后在牵拉下轻轻抖动患侧臂,用掌根轻提患肩,合掌由肩到腕对称揉搓挤压患侧臂,使其充分放松结束治疗,每天1次。 治疗期间嘱患者进行自主的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方法有持重甩臂,即手提3~4kg重物,身体略前倾,前后、左右尽可能大范围的甩臂;背后拉手,即在背后用健手尽可能向上方、向健侧牵拉患侧臂;对比爬墙,即患者立于墙边,用患侧臂爬墙,并留记号对比,力争逐渐增高,直至与健侧等高。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有所改善。无效:病情无改善。 3,2治疗结果痊愈45例(其中1疗程治愈28例;2疗程治愈13例;3疗程治愈5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含2例因皮肤过敏中断治疗者)3例,总有效率为95.71%。 3,3 不良反应 除2例皮肤过敏局部有皮疹停止治疗外,余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4体会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风寒湿邪有关,故又称“漏肩风”。肩关节因风寒湿邪侵袭,气血凝滞,经脉不通,筋肉屈而不伸,痿而不用,加之肩部组织损伤或慢性劳损,致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纤维增生等无菌性炎症改变,久之则发生纤维粘连,关节功能障碍。所以肩周炎治疗原则应是祛风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以及松解粘连。乌芎止痛酊油生川乌、生草乌、川芎、乳香、没药、土鳖虫和冰片组成)生川乌、生草乌可温经通络,麻醉止痛,现代药理学也证实:生川乌、生草乌具有抗炎、镇痛、麻醉神经等作用,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川芎、乳香、没药、土鳖虫可以行气通经,活血止痛,气血兼调;冰片辛香走窜,消肿止痛,又可助其他药物渗透皮肤,加强药效。诸药合用,通过局部渗透,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外涂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某些毒副作用。因西北地区冬令季节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