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禄丰县鹅头厂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新认识.docVIP

云南省禄丰县鹅头厂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新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禄丰县鹅头厂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新认识

云南省禄丰县鹅头厂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新认识摘要:从鹅头厂铁矿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总结了铁矿床的含矿地层、构造形态、火山岩、成矿系列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成矿背景环境、成矿作用与东川铁铜矿床的差异,提出矿山地质下步找矿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含矿层位、扇形背斜、碱性玄武质火山岩、“三层楼”成矿系列、裂谷边缘 1 矿山概况 鹅头厂铁矿1982年勘探结束,1970年建成投产。至1997年,1820米水平之上共采出铁矿石734万吨,1998年转入井下采矿,2004年已采至1750米标高,开采铁矿石145万吨,在以往勘探底线1600米标高以上的铁矿储量仅能开采13年,属资源危机矿山。2005年度成功申报到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共施工深孔钻12个,同时还开展了高精度磁测等物探工作。新探获铁矿石资源量几百万吨及一定的铜矿金属资源量,矿体延深至1250米标高。在获得新增资源储量,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专家的帮助指导下,也使我们掌握了鹅头厂铁矿成矿规律等方面的很多新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扩大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指明了方向。 2 铁铜矿床成矿规律的新认识 2.1 含矿地层的特征 与东川稀矿山式铁铜矿比较,含矿层位虽同属中元古代昆阳群底部的因民组,但鹅头厂地区并未见到因民组底部巨厚的火山角砾岩及铁矿层上覆的紫红色凝灰质泥砂质白云岩与板岩互层的复理石建造。而铁矿层是赋存于因民组顶部紫红色、灰绿色凝灰岩并直接与落雪组泥砂质白云岩渐变过渡。 另一特点是鹅头厂铁矿床主要地层的厚度均较薄。落雪组白云岩厚度60-110m。并由南向北逐渐变薄。鹅头厂组厚度252-849m,绿汁江组厚度215m。而东川地区落雪组厚度为530m,黑山组厚1786m,青龙山组厚1320m。两者相差420m、837m和1105m。东川地区落雪组白云岩由底部至上部有完整的迭层石组合,底部为多种层状、球状迭层石,向上为分枝柱状、圆柱状和锥状迭层石。青龙山组也有类似的迭层石,而鹅头厂地区几组地层均没有迭层石,表明地层沉时有地理环境的差异。 2.2 矿床的构造形态 东川矿区内汤丹、落雪、因民等主要矿床的构造形态都是较开阔的背斜或向斜。而鹅头厂铁铜矿床的构造形态是倾伏的短轴背斜(图1),并且该背斜褶皱紧密,向深部延深西翼倒转,形成近似同向褶曲的扇形背斜(图2)。 2.3 火山岩特征 鹅头厂矿区的火山岩仅见于因民组顶部,是一套浅变质的碱性玄武质火山岩。主要岩石是绿泥片岩,部分为钠长岩和钠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等,而东川矿区的火山岩为一套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早中期主要为富碱的基性岩类,晚期主要为酸性—碱性岩类,形成一套玄武岩—流纹岩系列,爆发强度也远大于鹅头厂地区。 2.4 矿床特点及成矿系列 东川稀矿山式铁矿是铁铜共生矿床,而鹅头厂铁矿则是以铁矿为主,部分伴生有铜矿。其铜矿主要是单独的铜矿体在铁矿体的上下盘平行产出。尤其是Ⅰ2铁矿体在1400m标高尖灭后侧变为铜矿体向下延深。Ⅰ2铁矿体向南逐渐被F2逆冲断层破碎呈碎块状或改造为热液脉状和透镜状。 东川矿区在因民组底部赋存稀矿山式铁铜矿床,落雪组赋存东川式层状铜矿,黑山组底部赋存桃园式铜矿,灯影陡山陀组赋存滥泥坪式的砂砾型铜矿,这四个层位赋存的四类层状矿床大多为大、中型矿床,构成了完整的“四层楼”成矿系列,而鹅头厂地区上述四个含矿层仅见因民组、落雪组、黑山组三个层,虽然部分地层也富含铁铜矿体,但多数为小型矿体或矿床,并缺失顶部的滥泥坪式的砂砾型铜矿,这有可能是被后期剥失。但在临近的滇中地区虽保留有新元古代地层,陡山陀组也只见白色纯石英砂岩,并无铜矿赋存,故鹅头厂的成矿系列应取为“三层楼”模式。 3 成矿环境背景分析 鹅头厂铁铜矿床成矿规律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说明其成矿环境与东川铜矿存在差异。虽然两者都在中元古代昆阳陆间裂谷内形成,但东川铜矿是处于裂谷的中心部位。强烈的经受了裂谷形成的初始裂堑阶段→断裂坳陷阶段→沉积坳陷阶段→挤压封闭阶段的多种成矿作用。而鹅头厂矿区则处于裂谷的边缘,所经历的裂谷演化的各个构造成矿作用均不如东川矿区强烈,其成矿时期也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故表现为地层厚度较薄、火山活动不强烈、含矿层位较高、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较弱等特点。 4 今后的找矿方向 作为生产矿山的探矿工作,首先应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的基础上,对尚未完全揭露控制的矿段进行再揭露。特别是26线、32线上部富厚铁矿体的延深无工程控制的部位,应采用小间距工程逐步控制,应对有矿的物探异常进一步开展工作,并根据地质条件只打少量工程验证,在揭露矿体或找矿取得进展后再逐步追索控制。主要目标除预测远景外,更重要的是要为矿山的开拓与开采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龚琳、何毅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