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展望-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pdf

中国草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展望-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草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展望-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016 年 第 61 卷 第 2 期: 178 ~ 192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辑: 生态草牧业理论范式与技术体系 评 述 SCIENCE CHINA PRESS 中国草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展望 ①* ① ② ① ① 任继周 , 胥刚 , 李向林 , 林慧龙 , 唐增 ①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20; ②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 100193 * 联系人, E-mail: renjz@ 2015-07-06 收稿, 2015-10-12 修回, 2015-10-13 接受, 2015-12-16 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3-202)资助 摘要 草业科学, 即草地农业科学, 属农学的一个分支. 中国草地农业走过漫长的道路,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 具有现代草业的雏形. 它参照欧洲、北美和俄罗斯的学术传统, 建立了自己的草业科学体系. 中国草业科学由3个 板块构成, 即3类因子群(生物因子群、非生物因子群和社会因子群)、3个界面(植物-地境界面、草地-家畜界面和 草畜-市场界面)和4个生产层(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护 持其健康运转. 近30年来, 随着中国食物结构中谷物性食品比重逐渐下降, 动物性食品迅速增加, 对饲用作物需 求压力增大, 草地农业的营养体生产远比耕地农业籽实生产的效益高, 而且远比耕地农业更有利于生态健康, 它 势将逐步取代传统耕地农业而成为中国农业的主流, 从而使中国农业走出困境. 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空前的支持, 中国现代草业科学将迎来从未有过的机遇并将快速成长. 目前有些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并为世界瞩目. 关键词 草业, 草地农业, 耕地农业, 多维结构, 草地健康评价, 草地碳汇, 系统耦合 草业科学是草地农业科学的简称, 属农业科学 在新中国建国过程中, 国家仍然利用与耕地农 的一个分支. 中国农业系统的主流由草地农业和耕 业共生的城乡二元结构, 发挥耕地农业的巨大潜力, 地农业两大农业系统构成, 它们经过长时期的碰撞、 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建国后又以农村喂养城 融合, 兴衰跌宕, 大致经历了几个时期[1]. 从中华民 市, 支撑了国家政权, 并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最初积 族创世纪的原始草地放牧畜牧业时期(羲娲、神农、 累, 随后又利用流入城市的农民工投入国家建设, 实 黄帝、殷商, 8000~3266 a BP), 到草地农业为基础的 现大国崛起的盛世. 耕地农业萌芽期(武丁3266~西周2771 a BP), 再到春 但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传统小农经济 [2] 秋战国耕地农业盛行的农耕时期(2770~2221 a BP) . 的自组织机能不复存在, 固有的农业系统难以持续 由“垦草”农耕肇始, 到汉代将农业定义为“辟土殖谷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