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的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辩的艺术

抗辩活动的整个过程应当以文书的方式为基础 一方面,抗辩活动是在对大量证据材料辨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文书化便于回顾思考过程。 另一方面,文书化的抗辩活动是抗辩的根据地。既为抗辩提供力量,又可防止自由发挥的走偏。 一般来说,和语言相比,逻辑更为重要。激情的语言,如果缺乏逻辑的引导,则成为罗嗦的同义词。 从培养抗辩技能的角度分析,法律逻辑是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则是立足于此基础之上的。 在庭审之前,使证据材料符合法律的规定,是主审人员要做的一项主要工作。运用法律逻辑进行推理、判断,是庭审前必须完成的事项,是决定主诉活动成败的一个基础。 相对而言,在庭审之前的准备活动中,法律逻辑比语言技巧更为重要;在庭审活动开始之后,由于主审人员直接的使命在于说服评委和观众接受控方在庭审前确信的法律逻辑,则语言表达成为关键。 从培养抗辩技能的角度分析,法律逻辑是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则是立足于此基础之上的,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支点。 作为一名办案人员,应用法律逻辑解析活生生的案例时,虽然会运用到形式逻辑的基本方法,但不局限于此。要提高自身应用法律逻辑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除掌握必要的形式逻辑的方法外,还必须深入了解刑法的基本理论、熟悉程序法的各类规定、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案例、了解常见的辩护基点。 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一个不断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转换的过程,一个艰苦的自我学习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优秀的主审(抗辩)人员是需要岁月的锤炼的,是无法速成的。 一、抗辩训练的必要性 现实中更多的是那些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的部分证据缺失、矛盾,此罪彼罪概念交织,罪与非罪各据一词的案件,掌握必要的抗辩技巧,对控制抗辩节奏、维护控诉观点、反驳辩护基点,从而查明案件事实,最终办成铁案至关重要。 (三)基本原则 1.抗辩的受众—评委及影响评委的听众,决不是对手。 在案例辩论中,选手要牢固树立“评委和听众中心主义”的思路。 要克服两种倾向:自我表现中心主义与说服对方中心主义 树立“评委和听众中心主义”的思路 评委主要根据双方队员的表现,如立论是否严密,陈述是否条理清楚,语言是否形象、幽默,姿态是否大方、潇洒等来打分。通常情况下评委在对辩论气氛和双方队员表现的感受和理解,容易受到听众情绪的影响。 一个选手的自我表现是否出色,并不依据于他自己的感觉,而是依据于评委和听众是否接受并认可了他的表现。 克服自我表现中心主义与说服对方中心主义 一是自我表现的冲动。急于或满足于倾诉在上场前已经准备好一套辩词,特别是自认为是比较精彩的部分,而不顾及场上的现实情况。 二是说服对方的冲动。每个人自然而然都会产生一种试图说服对方的意向。但请各位记住,对手是不可说服的。道理很简单:既然来辩论,就一定会把自己的观点坚持到底,即使观点已陷入矛盾之中,也会千方百计地进行辩护,甚至进行诡辩。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调整心态,从自我表现的立足点转向评委和听众接受的立足点,从我想说什么转向评委和听众希望我说什么。 自我表现中心主义和说服对方中心主义的解构既能使队员们迅速适应场上的气氛,对自己的陈词作出切合评委和听众理论取向的改变,使自我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的发挥。 2.控辩的角色----互相颠倒 从这个认识出发,控方要特别注重立论--构建自己的指控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辩护--反驳对手的质疑。而不是挑剔对方的错误。由于控方实际上处于防御的角色,不得不全面地预测对方辩点,在自由辩论当中,通常难度较大。既要阐述自己的理由,又要避免被对方一味盘问的尴尬,要特别注重策略,尤其要善于运用转换问题、回避矛盾的技巧。相对地,控方也有一些有利的地方。如提问优先。与此相反,辩方实际上是攻击者。 3.辩论的原理----立体辩驳 在案例辩论中,对争议问题证明或者证伪的过程,可以分成四个不同的层面: 一是事实层面。依靠事实来支持己方抗辩立场,这是大多数人通常不自觉地运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常常运用得很糟糕的一种方法。最普遍的误区是罗列事实,复述案例的语句。在这个层面,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从中分析行为是否合理,相应地对事实的剪裁必须围绕说明己方选择辩点的合理性加以展开。只有如此,才能为法律的分析,铺垫必要的情境。同时,为感性的赞扬与批判,奠定一定的理性基础。 二是法律层面。即通常我们理解的从犯罪构成的要件加以分析。 三是价值层面。从应然的角度,对案件的实体处理(罪与非罪、此罪彼罪、罪轻罪重的选择结果)、分析判断的方法等,进行利弊的权衡。 四是感性层面。感性手段的运用,对于赢取听众的支持,控制场上局势有特殊的作用。常用的感性基点包括:国家、被告人、被害人、普通公民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虚拟对方职业的感性基点。 基础概念的挖掘 其方法是围绕辩题所设定罪名与事实展开。 以所涉罪名的构成要件,对照案例材料来展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