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7课 戊戌变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 教 具:多媒体 课程标准: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新闻报道、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认识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罪过、振新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 一学生读这则材料。 老师:这段材料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不平静的1898年。这一年谭嗣同等人抱着强国的梦想进行了戊戌变法,但是也就是同一年随着戊戌六君子的鲜血飞溅,我们这个近代一次强国复兴的机会被无情的粉碎。我想同学们面对这一则新闻,一定会有许多疑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咀嚼那一段让我们希冀而又遗憾的历史去寻找答案吧。 说明: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再现历史画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历史的积极性。 展示课题: 第7课 戊戌变法 (强调“戊戌”两个字的写法和区别) (二)教师引领 自主探究 第一篇章 多事之秋的磨难——变法背景 老师: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枪炮声古老的中国迎来了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就是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中国在屈辱中沉沦。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刀光血影之后,让沉醉在泱泱大国美梦之中的清王朝开始有了自强崛起的声音,但承载着清王朝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也在另一侵华的枪声中宣告破产。而这声枪响——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这样一幅场景。 展示:《时局图》 老师: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位爱国人士画了一幅形象描写当时中国现状的《时局图》,从《时局图》中,你有何感悟? 学生可能说到:民族危机严重、中国被帝国主义疯狂瓜分等。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展示: 说明: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戊戌变法的经济、政治基础。 总结:中国的19世纪末,那是一个多事之秋。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宣告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整个中国被众多帝国主义张牙舞爪的撕裂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新的救亡探索。 第二篇章:救亡图存的尝试——变法过程 1、拉开序幕——公车上书 展示: 老师解释补充: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公车上书”意指“举子上书”。 老师:同学们看课本第一自然段,完成以上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 随后老师再出示答案,尤其强调公车上书的影响。 展示: 说明:学生结合课本小字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事迹,并知道他们两人是维新派的代表。 老师:公车上书并没有使康梁二人的思想主张传达到光绪帝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到处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为变法做准备。 2、酝酿和发展 思考: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学生看课本介绍,老师课件出示进行演示总结。 老师配图讲解:维新派最锐利的武器就是笔杆子了,他们通过《万国公报》等报刊传播他们的进步思想;他们经常在强学会举行演讲,兴盛时候一时引来朝中许多大臣,如张之洞、袁世凯等人,李鸿章也想成为会员,但因签订《马关条约》名声太臭而被拒绝。就这样维新派在不断地酝酿着他们的变法主张,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真诚恳切的言辞终打动了立志要有所作为的光绪帝。 展示材料: “若不及时图志,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国惶,不知死所。”“敌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思考:通过以上文字,我们从中能够感悟到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汇报感悟。 老师展示: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内忧外患,也道出了康有为忧国忧民的情怀。 老师:正因为康有为对当时时局的深刻预见,和当朝皇帝光绪帝有了共鸣,所以光绪帝破格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可守旧派却以清朝旧律为名百般阻挠,于是就有了康有为总理衙门舌战顽固派的精彩画面。 展示: 思考:这场辩论的实质是什么? 说明:这里可以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当时历史画面。引导学生得出表面是两个代表不同派别的人在争论,实质上是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交锋。 老师:纵使有顽固派的千般阻挠,可是仍然没有阻挠的住这个一心有所作为的皇帝——光绪帝的变法热情,变法的诏令还是在重重围困之下颁布了。 3、涌起高潮 播放视频: 思考:光绪帝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会支持变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这里老师要给予提

文档评论(0)

133****00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