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素培养对石竹幼苗的影响
缺素培养对石竹幼苗的影响
摘要 用培法在苗期进行缺素(N、P)处理培养后对其生理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明:在不同缺素培养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产生的活性氧物质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活性下降。
Dianthus chinensis,属于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石竹属(Dianthus)。目前,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膜脂过氧化反应和保护酶系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以广泛应用于植物对逆境机理的研究。石竹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植物,也是城市、公园的绿化常用植物,现利用土培法,对石竹幼苗进行缺氮、缺磷培养,研究对其的脂质过氧化及酶活性进行研究,为石竹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沙子为培养基质的石竹幼苗为实验材料
1.2 方法
1.2.1 石竹幼苗的缺素培养 按照表1的配方分别配置完全培养液、缺氮培养液和缺磷培养液〔1〕。在石竹幼苗生根之后,定时等量的浇灌培养液,培养半个月。
表1
试剂名称 完全 缺氮 缺磷 KNO3 6.0 0 6.0 Ca(NO3)2 4.0 0 4.0 NH4H2PO4 2.0 0 0 MgSO4·H2O 1.0 1.0 1.0 KH2PO4 0 1.0 0 CaCl2 0 5.0 0 KCl 0.4 0.4 0.4 H3BO3 0.4 0.4 0.4 MnSO4·H2O 0.4 0.4 0.4 ZnSO4·7H2O 0.4 0.4 0.4 CuSO4·5H2O 0.4 0.4 0.4 H2MoO4(85%MoO3) 0.4 0.4 0.4 NaFeDTPA(10%Fe) 0.6 0.6 0.6 NiSO4·6H2O 2.0 2.0 2.0 Na2SiO3·9H2O 1.0 1.0 1.0 均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
1.2.2植物生理指标的测量
①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检测。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石竹叶片,洗净擦干,分别量取0.3g;剪碎、研磨、过滤,将三种滤液等量的装入小试管中,增加一个等量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管,先测常温下的电导率值,再沸水加热10 min后测量电导率值。
②石竹的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取0.3g的石竹叶片,剪碎,加入10%三氯乙酸(TCA))5支试管,分别编号(3支测定管,2支对照管),按照表2的顺序加入试剂(3支测定管加酶液, 2支对照管加缓冲液),混匀后将1支对照管置暗处,其他各管于4000lx日光下反应15min(要求各管受光情况一致,温度高,时间缩短,低时延长);反应结束后,以不照光的对照管作空白进行调零,分别测定其他各管的OD560nm吸光度。并记录好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ODC)和3支测定管的吸光度(ODS)。
表2测定SOD活性时各试剂加入量
试剂(酶) 用量/ml 终浓度(比色时) 50mmol/L磷酸缓冲液(pH7.2) 1.7 130mmol/L MET溶液 0.3 13mmol/L 750umol/L NBT溶液 0.3 75umol/L 100umol/L Na2-EDTA溶液 0.3 10umol/L 20umol/L 核黄素溶液 0.3 2.0umol/L 酶液 0.1 对照2支管以缓冲液代替 总体积 3.0
2 结果
2.1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
由公式:相对电导率(%)=(浸泡液电导率值-空白电导率值)/(煮沸后电导率值-空白电导率值)×100 可计算出的结果如表3,并由表3可得出细胞质膜透性由强到弱依次是完全培养液浇灌的石竹、缺P培养液浇灌的石竹和缺氮培养液浇灌的石竹。
表3
石竹提取液 浸泡液电导率值 煮沸后电导率值 相对电导率(%) 蒸馏水 60 62 完全 62 181 1.6807 缺N 63 121 5.0847 缺P 62 111 4.0816 2.2 丙二醛含量
由公式:MDA浓度(μmol/L)=6.45OD532-0.56OD450 和
MDA含量(μmol/g FW)=
计算出的结果如表4,并有表4可知丙二醛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缺P培养液浇灌的石竹、完全培养液浇灌的石竹和缺氮培养液浇灌的石竹。
表4
OD450 OD532 MDA浓度
(μmol/L) MDA含量
(μmol/g FW) 蒸馏水 0 0 0 0 完全 0.060 0.184 1.1532 7.6880 缺N 0.056 0.127 0.7878 5.2519 缺P 0.059 0.116 0.7152 4.7677 2.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由公式:POD酶活力(U/(g*Fw*min))=(△OD*Vt)/(0.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