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风味化学-嗅感和嗅感物质(二)
§3 嗅感及嗅感物质(二)
;3.1嗅感及其生理学
3.2 嗅感理论
3.3 嗅感分子的构性关系——从化学结构研究气味
3.4 嗅感分子的构性关系——从气味研究分子的化学结结构
3.5 食品中嗅感物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之一
3.6食品中嗅感物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之二; 香味物质属于有气味物质的一部分,气味物质中有些具有香味,而有一些不具有香味,甚至有些具有令人厌恶的臭气。就有气味的物质而言,几乎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随着现代分析手段及合成技术的提高,有机化合物的数量迅速增长。据估计,有机化合物的数量已近1000万种,而有气味的化合物占数目的五分之一。
哪些有机物有气味呢?
1959年,日本人小幡弥太郎在总结前人提出的理论基础上,概括了有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第一,这种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只有能挥发的物质分子方能到达鼻粘膜,从而产生气味。无机盐、碱及大多数酸是不挥发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也是非挥发性的,所以它们不能产生气味。
第二,分子量在29-300的有机化合物有可能产生气味。
第三,能产生气味的物质必须是脂、水双溶性的,有些低分子有机物只溶于水而不溶于脂,所以几乎无气味。 ;第四,分子中具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可称之为发臭原子或发臭基),发臭原子指位于周期表的Ⅳ-Ⅶ主组的原子,其中磷、砷、硫、锑为发恶臭原子。发臭原子团主要有:羰基(﹥C=O),醛基(-CHO),甲醇基(-CH2OH),酯基(-CO2R),氨基(-NH2),醚基(―O―),羧基(-CO2H)以及碳酸基(-OCOO-)。
第五,化合物的折光率(nD25)在1.5左右。
第六,拉曼效应测定的波数在1400~3500cm﹣1内。
;
以上条件可以作为判断分子有无气味的依据。
有机化合物的气味是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之一,也可作为鉴定有机物时辅助依据。有机物气味的用途主要有:
化工上的臭味剂,目的在于防范某些无气味物质的渗漏
食品工业上用作香味剂;
香料工业上用作香料;
植保上用作信息素诱杀害虫;
医药卫生上用作掩蔽剂。;那么,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有香味,什么样的结构与某一类香味相关呢?这即本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这个课题是香味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香味与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完全达到确立基本规律的地步,这是因为:
第一,气味表现、评价会因人而异;
第二,气味因浓度而发生变化;
第三,由于相加和相抵的效果,混合物的气味不能简单地表现加和状态等理由,所以,想定量地表示出香气实验的结果是很困难的。
而且,气味的阈值根据化合物的种类不同有很大变化,混入微量的物质气味的表现就有所不同。;尽管香味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简称构效关系,Structure and Activity Relationships-SAR)仍在进一步发展之中,但是,近百年来科学工作者对该课题的研究为我们了解该理论提供了广阔素材。学习构效关系对于新香味物质的研制、开发和利用有指导作用,对新型香精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本节讨论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子所表现出的气味特征。一般说来,无机物中除了NO2、NH3、SO2、H2S等少数气体具有强烈气味之外,其余的大多没有明显的嗅感。而挥发性的有机物则大多具有气味。有机物分子的嗅感,既与其含有的功能团类型、数目有关,也与其分子的柔性(构象自由度)、立体异构等因素有关。;一、功能团(嗅感基团)
嗅感基团包括一个极性基团如-OH、-COOH,也可以是一个非极性基团如-CH2-、-R、-Ph以及N、S、P、As等发臭原子。常见嗅感基团有羟基、醛基、酮基、羧基、酯基、内酯基、亚甲基、烃基、苯基、氨基、硝基、亚硝酸基、酰胺基、巯基、硫醚基、二硫基、杂环化合物等。
但只有当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功能团在整个分子中所占比重较大时,功能团对嗅感的影响才会明显表现,可根据某功能团的存在而预计其嗅感。; (一)脂肪烃含氧衍生物
链状的醇、醛、酮、酸、酯等化合物,在低分子量范围内由于挥发性强,功能团的比重大,功能团特有的气味也较强烈。通常随分子碳链的增长,其气味也由果实香型→青香型→脂肪臭型的方向变化,而且气味的持续性也随着加强。
例如,含有上述功能团的中等长度碳链者多呈现果香或青香;碳链再长时脂肪臭气味加大;当分子碳链增到C15~C20以上时,则无嗅感。因为随分子量增大功能团在整个分子中影响已大为减弱 ; 1.醇类
饱和醇中,C1~C3范围有轻快香气,
例如甲醇虽有毒性,但香气味清爽;C4~C6的醇类有近似麻醉性的气味,如丁醇、戊醇都有醉人的香气;C7~C10范围则显示出芳香气味,如庚醇有葡萄香味,壬醇有蔷薇香味;碳数再多的饱和醇,其气味逐步减弱以至无嗅感。; 不饱和醇的嗅感往往比饱和醇更强烈。如:
C2H5CH=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