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复位配合塑型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32例
手法复位配合塑型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32例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塑形小夹板固定治疗了32例不愿手术的肱骨干骨折患者。经观察疗效满意,无畸形及骨不愈合,功能活动正常。本方法简单实用,患者痛苦小,无后遗症,费用低廉,骨折愈合较快,体现了中医骨伤学的优势。
自2001年以来,笔者收治了32例不愿手术而来我科要求保守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塑形小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治疗。经观察疗效满意,无1例留下后遗症。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其中:左侧13例,右侧19例;跌伤15例,车祸伤1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肱骨上段骨折15例,肱骨中段6例,肱骨下段11例。斜形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15例,横形骨折5例。无尺桡神经及血管损伤。伤后至来我科时间为30分钟~5天。
2 治疗方法
2.1手法整复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肘关节屈曲90°中立位,一助手固定患者肩部,另一助手屈肘位牵引,在两助手缓缓牵引状态下,术者分别握住骨折近远端进行整复,手法尽量轻柔,同时注意:避免损伤神经及血管。初始复位时勿须强调完全复位,只要对位对线无成角,随着肿胀的消退和自身肢体重力牵引,骨折大多可满意复位。如反复整复,易造成骨不愈合及神经血管损伤等不良后果。
2.2 塑形夹板固定 15例肱骨上1/3骨折选用超肩关节夹板固定,11例肱骨下1/3骨折选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固定。夹板根据患者手臂体形进行塑形,并在相应部位垫上棉垫,最后用前臂托板托住前臂中立位悬吊于胸前。
2.3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每天及时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观察桡动脉搏动及指端运动知觉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握捏活动及上臂肌群收缩锻炼。4~8周后根据x线片情况去除小夹板外固定,进行肩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3 治疗结果
本组共32例,复位治疗后x片显示解剖复位24例,近解剖复位8例。消肿时间4~8天,平均6天,住院时间15~30天,平均22.5天。经6~12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12周,平均8.5周。6个月后骨折线基本消失,无1例出现畸形或骨不愈合,肩肘关节活动正常,无神经及血管损伤,仅有3例50岁左右的患者诱发肩关节周围炎。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11岁,于2005年3月15日左肱骨下1/3斜形螺旋骨折,因家人不同意手术而收入我科保守治疗。住院号:23016,入院时左上肢肿胀,疼痛剧烈,活动功能障碍,无皮肤破损。经上法治疗后5周有骨痂生长,活动无功能障碍而出院,4个月后掇片复查骨折断端已骨性愈合。附治疗前后x线片。
杨某,女,55岁,本院职工。于2009年3月3日晚跌伤左上肢,经摄片诊为左肱骨上段斜形骨折。因不愿手术而急诊收入我科住院治疗。住院号:47553,入院时左上肢微肿,畸形,有明显骨擦音,疼痛剧烈,活动功能受限。经土法治疗1月后有少量骨痂生长,功能活动尚可而出院。5个月后摄片复查,已达解剖复位,断端有大量骨痂生长。附治疗前后x线片。
5 讨论
本组32例患者均不愿意手术而到我科要求保守治疗。治疗骨折的原则是: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外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先决条件。由于肱骨上的肌肉附着点较多,来自不同方向的牵拉力给复位造成一定困难,再者由于肩关节,肱骨内外髁及肱二、三头肌的隆起,使其皮肤表面高低不平难以紧密的固定。笔者的体会是手法复位争取一次成功,不必刻意追求解剖复位而反复多次整复。应该尽可能的保护局部软组织和骨折断端的血供,保护神经及血管不受损伤。对整复后存在2cm以内的短缩,10°之内的成角,1/3的侧方移位及10°~15°以内的旋转畸形是允许的,骨折愈合后不会影响其功能。另外用塑形类夹板可紧贴皮肤表层,既有很好的固定作用,又可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体现了骨折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本方法简便实用,患者痛苦小,无后遗症,费用低廉,疗效满意,骨折愈合较快,较好的体现了中医骨伤学的优势。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pptx VIP
- 《商务数据分析》教学课件:4.1 认识数据处理.ppt VIP
- 医用β-磷酸三钙生物降解材料地研究.pdf VIP
- 4.4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25)数学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2025-2030年中国商用车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社会心理学实务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员工入职培训.ppt VIP
- 函数的概念(全国优质课课件).pptx VIP
- GB51082-2023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docx VIP
- 清华大学版(2024)七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节 问题与算法 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