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护理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护理摘要:近年来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使用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蔓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呈逐年上升趋势。接受正规的治疗与监管,对有效控制其精神症状及回归社会至关重要,现作者将近3年来本病房收治的12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的护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探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内容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苯丙胺;精神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07-01
苯丙胺(Amphetamine)是一种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症药。因静脉注射具有成瘾性,而被列为毒品。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以苯丙胺为母体结构经人工合成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主要有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及其他苯丙胺类精神兴奋剂,属于禁用药物中的刺激剂[1]。其滥用可导致人类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出现障碍。目前滥用趋势已经超过了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非法精神活性物质。
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引起黑质多巴胺神经末梢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区域的5- 羟色胺神末梢的破坏,同时导致永久性尾状核多巴胺的耗竭,导致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含量和活性的改变。治疗量苯丙胺连续应用几个月,能产生躯体依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错觉、幻觉。一般应用苯丙胺类药物几个月可引起精神病,有诱因的病人即使使用治疗量也可引发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似,以情感生动及视幻觉多见,多为一过性,停药2-3 天症状消失。但妄想持续时间可达几周或几个月。
近年来以苯丙胺类药物为代表的新型毒品使用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蔓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怎样对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有效地管理和护理,对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及回归社会至关重要,现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3年来本病房收治的12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管理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符合CCMD-3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首次入院诊断为“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吸食苯丙胺类药物前无精神障碍,无阳性家族史,全部为男性,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6±2)岁。无正式工作8例,经商2例,企事业单位2例。已婚4例,未婚8例。吸食毒品时间2个月-42个月,均为烫吸。临床表现为幻视、被害妄想、紧张恐惧、胡言乱语、无故哭笑、行为紊乱、兴奋,冲动伤人、睡眠差。1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
2 一般治疗
对于有戒断症状比较明显的首先对症处理戒断症状,断绝接触精神活性物质。在12 例患者的治疗中,都应用了中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也有使用抗抑郁剂、情感稳定剂的。对戒断症状及震颤谵妄较明显的患者采用静滴氯硝西泮,逐步减少剂量。
3 护理工作
3.1 护理评估:首先护士通过观察、交谈、躯体和精神按摩等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的健康资料给予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做出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评估内容主要为:活动过程、认知过程、生态过程、情绪过程、人际互动过程、生理过程。通过以上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状况,进而发现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3.2 护理措施:安全管理: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背景复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生活习惯散漫,对于其的护理工作应该认真的对待安全工作,包括严格执行病区安全检查制度,适当的约束保护制度,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避免医患之间及患者之间的冲突。尤其避免患者冲动伤人、毁物及自残的发生。
饮食护理:新型毒品有抑制食欲的作用,患者生活饮食无规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抑制作用,往往患者的饮食状况不佳,特别是住院一周内。所以应特别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对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可提供流质、半流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注意少量多餐。
服药护理: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后需要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口服药物,所以保证药物按时按量服入很重要。服药要有专人督促检查,每次服药后要检查口腔及指缝,以防藏药或吐药。拒药者首先应耐心劝说和解释,必要时予以鼻饲药物。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药物副反应,尤其是人院前24h内有过毒品使用史,入院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觉醒时间和状态,警惕患者因吸食毒品兴奋后抑制和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叠加而使患者过度镇静。
辅助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苯丙胺依赖者多数症状比较严重,一般状态差,精神状态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督促或协助病人洗澡更衣,保持床单清洁,对于大小便不能自理者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给病人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思想,重视病人,主动与病人谈心,讲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