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前草综述
车前草综述
【前言】车前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科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 t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车前产于全国各地;平车前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性寒,味甘。含有桃叶珊瑚苷、车前苷和各种有机酸等成分,有利尿、祛痰、抗菌、消炎、降血压等作用。随着现代中药化学的不断发展,对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车前中分离出许多有效成分,揭示了部分传统药效的作用机制,还发现了许多传统用药所没有的新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车前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对车前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摘要】 目的:综述车前草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临床应用进展等。 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车前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车前草具有利尿、祛痰、抗茵、消炎、降血压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乳腺炎、隐匿性肾炎等症,化学成分有熊果酸、车前苷、齐墩果酸、桃叶珊瑚甙等。 结论:车前草资源丰富,用途广泛,且毒副作用小,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学科间的不断完善,车前草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车前草;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含量测定
1 来源(资源,栽培)
车前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科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 t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车前产于全国各地;平车前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1.1 植物形态
车前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状茎不明显,多须根,叶基生成莲座状。叶片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l0cm。先端钝,近全缘或边缘波状。两面无毛或具疏短柔毛,有5~7条孤形叶脉;花序数个,从叶丛中生出,直立或斜上,被短柔毛;穗状花序,长5~15cm,花密;苞片三角形,背面突起;花冠简状,膜质淡色,先端四裂,裂片外卷。蒴果椭形,有毛,盖裂,苗期为4~5月,花7~8月,果期9~10月。
1.2 繁殖方法
1.2.1选地与整地 选湿润比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为好,每亩施肥2000~3000kg后翻耕把地整平,做宽1.2m的洼。
1.2.2种子繁殖 北方3月底4月中旬或10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按行距20~30cm开沟,深1~1.5cm。将种子均匀的拨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薄厚10~15天出苗。南方常用穴播,穴间距25cm,每穴播种5~10粒。每亩种量0.3~0.5kg。
1.3田间管理
1.31 间苗 苗高3~5cm时间苗,条播按株距10~15cm留苗,穴播每穴留苗4~5株。
1.32中耕除草 车前种子细小,出苗后生长缓慢,易被杂草抑制,幼苗期及时除草,一般1年进行3~4次除草。
1.33追肥 车前草喜肥,施肥后叶片多,穗多穗长,产量高。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5月,每亩施清淡人畜粪水1500kg,第二次于7月上旬,每亩施磷酸二铵10kg,第三次于采种以后,每亩施肥1500kg,沟施。
2 传统的药效、功能和应用
车前草,据《简明中医辞典》载:“出唐·肖炳《网声本草》。别名虾蟆草、打官司草、猪耳朵草。甘寒,有清热利尿、明目降压、祛痰止咳之效。”《药性论》日:“治尿血,能补五脏, 明目, 利小便, 退五淋。”《本草备要》日:“行水、
泻热、凉血。”由此可见历代本草对车前草的作用皆有不断的补充。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高血压、气管炎、百口咳、喉痹乳蛾、皮肤溃疡等疾病。
3 化学成分的研究
3.1 多糖类成分 车前草中含有大量黏液质成分,为车前子胶,属多糖类成分。3.2黄酮及其苷类 从车前中分离并鉴定出芹菜素、木犀草素、6一羟基木犀草素、木犀草素苷、高车前苷、高车前素、胡萝苷等[1]。
3.3环烯醚萜类成分 分离鉴定出齐敦果酸、桃叶珊瑚甙(aucubin)、京尼平甙酸(genipo·sidic acid)、梓醇等 。另有两个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3,4一二羟基桃叶珊瑚甙和6—0一D葡萄糖桃叶珊瑚甙等。
3.4苯乙酰咖啡酰糖酯类成分 Ravn等从车前中分离鉴定出3,4-二羟基苯乙醇基一6—0一咖啡醇基一p—D一葡萄糖甙、plantamaioside和hellecoside有连翘酯甙(acteoside)。
3.5三帖类成分 目前报道,已从车前中分离鉴定出熊果酸、乌苏酸两个化合物。
3.6挥发类成分 回瑞华等 mGc(或)MS法从车前草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2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08%。其主要成分为:酮类化合物(7种)占挥发油总量的28.72% ,烷烃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