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意大利纺织业衰落的原因.docVIP

近代早期意大利纺织业衰落的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早期意大利纺织业衰落的原因.doc

近代早期意大利纺织业衰落的原因 宁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摘要]: 意大利纺织业从对英格兰和荷兰布匹和呢绒的加工开始起步,依靠从国际市场获得原料逐渐发展起来。进入发展高峰时期,其资金、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均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工业运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过高,整个行业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以行会为代表的行业内部机制缺乏创新,最终背离了国际纺织业发展潮流,整个纺织业因此衰落下去。 [关键词]:纺织业; 国际贸易; 行会; 原料; 劳动力; 在整个中世纪,意大利半岛北部占据着地中海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史学上所称的地中海贸易区即以意大利北部为中心,包括整个地中海和周围的陆地。威尼斯和热那亚代表着意大利商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佛罗伦萨和米兰则是手工业的杰出代表。整个地中海贸易区基本上以这四个城市为中心运转。地中海沿岸的其它地区都在经济上,甚至也在政治上依附这四个城市共和国。尤其是这些国家在中世纪末期成为实力强大的领土国家后,他们在地中海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在增强。研究中世纪意大利经济史,对于理解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格局有着重要作用。 虽然意大利各城市在整个中世纪都是地中海的经济中心,但到15世纪,意大利各城市的贸易和工业遇到了种种困难。在蒙古帝国衰落前,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在黑海沿岸的殖民地扼守了整个欧亚大陆贸易线路的要冲。蒙古帝国的衰落使欧亚大陆贸易陷入低谷,但热那亚在黑海沿岸的卡法和塔纳两个殖民地仍旧发挥作用,与俄国和波斯保持着贸易往来,一直到1475年卡法和塔纳被土耳其占领为止。土耳其的崛起对意大利商人在黑海沿岸和希腊半岛的利益开始形成严重威胁。 虽然意大利商人仍可以在土耳其占领的地区从事贸易,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特权,他们必须购买贸易权。意大利商人与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地区的贸易额和利 润也在下降。16世纪初,葡萄牙控制了印度洋后,意大利商人的胡椒贸易开始陷入低谷,其主要胡椒进口商的地位被葡萄牙人取代。 意大利的毛纺织工业进入17世纪以后却出现了普遍性的衰退。17世纪初,威尼斯毛纺业的年产量达28, 000匹,到1700年下降到2,000匹。1600年前后,米兰拥有60-70家毛纺厂,年产量为15,000匹;到1640年,其年产量下降到3,000匹;1709年下降到1,000匹。1600年,科莫的60家工厂的年产量为800,010,000匹。进入18世纪,生产几乎停止。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拥有220家工厂,年产量为14,000匹;1627年,工厂减少到62家,年产量也不足8,000匹,并且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停止[1](p.420)。总之,在15世纪的高峰期后,16世纪,意大利纺织业开始衰落。与新兴的纺织业强国比,意大利纺织业在原料、劳力、生产、销售等诸环节上基本没有优势,且产品样式越来越不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各城市的纺织品产量大幅下降,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也大不如前。 西方学术界从诸多方面来探讨意大利经济失去优势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研究其最为著名的工业部门——纺织业。奇波拉(Carlo M. Cipolla)认为,17世纪初的意大利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工业停滞,人口给资源带来沉重压力。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是工业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的局面,而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持续下降更加使原先工业的中的不利因素放大[2](p.65)。华莱士.K.菲尔古森(Wallace K. Ferguson)认为,英国大量减少了羊毛的出口是意大利毛纺织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3](p.102)。本文认为,这一结果与中世纪意大利纺织业发展初期的特点和后来的行业内部因素有关。 一 直到中世纪盛期,意大利的纺织业与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相比一直处于低级阶段。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布匹和呢绒制品在整个西欧和北欧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英格兰的优质猩红色布在北欧受到欢迎,弗兰德尔布甚至远销俄国,在地中海市场情况也是如此。1265年,威尼斯的海关税收记录中列举了30种不同的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布,意大利的不过10种,而且都是低档品,甚至最贵的意大利布都不如弗兰德尔的伊普尔、多埃和康布雷,以及英格兰的斯塔福特等地的布贵[4] (p.547)。 意大利商人在香槟集市、勃艮第集市和英格兰集市的活跃给国内的纺织业带来了发展契机。意大利商人通常在这些集市购买英格兰和低地国家的布匹和呢绒制品,将之运至意大利北部的朗恩河流域、伦巴第平原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从这里装船再运至非洲海岸和利凡特地区,并以那里为基地将纺织品销往东方。在非洲和利凡特地区,意大利商人带回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纺织业所需的原料,如染料等。同时,他们看到了若能垄断东方的染料,将会在购买布匹和呢绒等纺织品时处于有利地位。于是,他们就大力控制染料从东方的进口,这种中介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额利润。一些商人开始利用从利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