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红小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王鹏毕业论文.doc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红小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王鹏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红小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王鹏毕业论文

我国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王 鹏 (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系20011甲,北京 102206 )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进行。个随机标记共,其中214条为特征带,占总数的86.6%,说明我国小豆遗传多样性丰富。当相似系数为0.35时,48份材料可被聚为六类,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同一地域或气候相似地区的材料较早聚为一类,说明供试材料遗传背景与其原产地背景相关,但有个别地区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Studies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Adzuki Bean Germplasm Resources by RAPD wang peng (The 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agriculture college,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8 wild, 6 cultivars and 34 local Chinese adzuki bean varieties was assessed by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285 bands including 214 polymorphic bands were identified with 27 RAPD primers makers. The rate of polymorphisms was 86.6%, which indicted there is of abundance in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adzuki bean. The 48 cultivars were clustered in 6 groups as the coefficients was 0.35.The results of cluster combine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from the cluster based on molecular maker is similar to that based on morphological makers except for parts of germplasm from some area. Need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Adzuki;Germplasm Resources;Genetic Diversity;Analysis of RAPD 小豆(Adzuki)别名赤小豆、红豆、朱豆,是我国北方主要杂粮之一。中国种植小豆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小豆营养非常丰富,据测定,小豆籽粒中含蛋白质19%~29%、脂肪0.4%~2.7%、碳水化合物56%~61%,每百克籽粒中含钙67mg、磷305 mg、硫胺素5.2 mg、核黄素0.11 mg、尼克酸2.7 mg。此外,还含有较多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小豆经济价值很高,因其适口性好,所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小豆也是重要的药膳原料,小豆籽粒性味甘酸,无毒,入心、小肠经,有利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之功能,小豆的叶、花和豆芽也能入药治病。此外小豆的叶、秸秆还是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不同小豆品种因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其应用范围和利用价值也不尽相同,如豆沙用小豆、配菜用小豆等。 因此,深入了解小豆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特异性对于开发小豆资源及小豆的综合利用尤显重要。 目前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分类仅限于生态学上、细胞学上的分类及蛋白质水平上的分类: 中科院品资所胡家蓬(1984)[5]将全国收集到的1040份材料分别根据粒色、熟性、粒重等性状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并根据各地方品种的特性将我国几个主要生产区初步划分为四个小豆生态区:东北生态区、华北生态区、黄河中游生态区和云南生态区,而且对各区进行了描述。 金文林(1985)[6]选择了与小豆有关的七个气候因子进行数值分析,初步将我国划分为八个小豆生态气候区,进而对各小豆类型进行了讨论。 金文林等(1988)[7]通过对小豆染色体组型的研究,确定小豆染色体组型为:2n=14M+6SM+2Sat。同时指出用于研究的4份材料染色体组型并无明显差异,从染色体角度分析小豆的遗传多样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金文林等(1997)[8]通过对十多种栽培小豆与野生小豆同工酶酶谱变异的研究,发现利用三叶期幼芽的α淀粉酶、萌动的种子子叶和三叶期的顶小叶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可将野生种与栽培种、野生小豆与半野生小豆区分开。同时,研究还表明植物同工酶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不同的组织来源以及不同生育年龄的同一类酶表现出极大差距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