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说孔子讲稿]孔子的生平.doc

  1. 1、本文档共2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孔子稿第一章孔子的生平第一章孔子的生平我知道孔子在中民族漫的史中他一直是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的象徵是中民族的道德和信仰的核心住在京城的皇帝王公大臣考而的士子到的偏僻的疆地的知小民他的心中都有一孔子在孔子是所有中人的共同的心密空上他是弗的上他又是不在的但是他在上世曾遭遇巨大的苦和不幸第一次是在年代初就是年五四我後把他新文化有一次就是在上世的年代初所的批林批孔在次面孔子都成了我否定的批判的的物件年五四我之新文化的一次孔子的批判面今天看我反思一下我得批判我留下了很多正面的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上的成就

[《鮑鵬山說孔子》講稿]第一章孔子的生平 /thread-63882-1-1.html 第一章孔子的生平 我們知道,孔子,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中,他一直是極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統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道德和信仰的核心,從住在京城裏的皇帝、王公大臣、趕考而來的士子,到遙遠的偏僻的邊疆地區的無知小民,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孔子在,孔子是所有中國人的共同的心靈密碼。空間上,他是無遠弗屆的,時間上,他又是無時不在的。 但是,他在上個世紀曾經遭遇過兩場巨大的苦難和不幸。第一次是在20年代初,就是1919年五四運動,我們後來把他稱為“新文化運動”。還有一次就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所謂的“批林批孔”。在這兩次運動裏面,孔子都成了我們否定的、批判的、聲討的物件。 1919年五四運動,我們稱之為“新文化運動”的這一次,對孔子的批判裏面,今天來看,我們反思一下,我們覺得這場批判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正面的東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學術上的成就。 我們知道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從**戰爭開始到1919年,70多年近80年的時間,我們這個民族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太多的侮辱。我們和英國發生過戰爭——**戰爭,我們和所謂的八國聯軍發生過戰爭,和英法聯軍發生過戰爭,我們都打不過,我們都失敗了。我們曾經非常自信:我們打不過西方,我們總能打得過東方吧?後來我們和日本發生了一場甲午戰爭,我們仍然是失敗的。一個民族在80多年的時間裏面,所有的對外戰爭全部以失敗而告終,這對一個民族心理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直到今天,這種傷害所造成的中華民族內心的創傷仍然沒有癒合。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前後,我們就會反思:為什麼我們在這樣一個新的世界面前,我們總是失敗的?最後,我們發現,在文化上,在整體上,我們是落後的。然後我們就開始反思:西方比我們多什麼?比我們多民主,比我們多自由。他的文化裏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學。我們都沒有。我們為什麼沒有民主?因為孔子。我們為什麼沒有科學?因為孔子。我們為什麼沒有自由?我們也把這一切仍然怪罪到孔子。所以那個時代就喊出了一個非常嚴厲的口號,叫“**孔家店”。 現在我們可能要面臨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在反思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時候,為什麼中華民族在打開了國門,面向世界的時候,我們對孔子會產生這樣一種激烈的情緒?他到底在我們的文化裏有什麼樣的貢獻?我們今天的中華民族的現狀和他有多少關係? 可怕的是,19、20世紀我們的精神創傷,一直不能癒合。這樣巨大的、沒有癒合的創傷,一方面使我們不能從容地面對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又使我們不能平靜地對待自己的文化傳統。在這兩方面,我們都有一些極端的情緒。 實際上,孔子所遭受到的這兩場苦難,尤其是第一場苦難,對他本人當然是一場苦難,但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也只有這樣偉大的人物,才能夠承受得住這樣的苦難。我們之所以把一切的不幸,把我們一切的失敗,最終都追溯到他那裏,恰恰說明他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面的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今天,我們通過這麼一個漫長歷史的反思之後,我們對孔子的價值,對孔子的思想會有一些新的、充分的認識。 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上有一句話,對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有一個概括性的說法,我認為這樣的判斷基本符合事實。可以說,中華民族是在對孔子的信仰與尊崇中,在孔子的指導下一直走來的民族。我們把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的光榮,都歸功於他;而有些時候,我們又把我們遭到的不幸,遭到的失敗,受到的屈辱,也歸罪於他。他是我們歸功與歸罪的最後物件。這是孔子的命運,卻也是我們的命運。是的,瞭解孔子,就是了解我們的歷史,瞭解我們的文化,瞭解我們的現在。一句話,瞭解孔子,就是了解我們自己。 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柳詒徵《中國文化史》) 這就是我們要講孔子的理由,這就是我們現代的中國人還得要回到孔子的時代去瞭解他的原因。 那麼,孔子作為一個民族的靈魂式的人物,他到底有著怎樣的家世,又有怎樣的人生經歷呢?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在魯哀公十六年的四月十一日,(西元前479年農曆4月11日)孔子73歲了,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病勢很沉重,也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清早,孔子掙紮著起來了,拄著拐杖站著門口。這時子貢來看老師,孔子看到子貢來了非常高興。子貢在他的弟子裏邊,從個人感情上講,是屬於最親密的弟子之一。但在孔子72歲的時候,跟隨他40多年的子路死了。在他71歲的時候,他一生最為欣賞的弟子顏回死了。再往前面推一年,他唯一的一個的兒子也死在他的前面,而在他67歲的時候他的妻子也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他能給誰交待後事呢,也只能跟子貢了。 多年以前孔子有一次病得很重,甚至昏迷了很長時間,因為孔子算是做過大夫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