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约定主义到相对主义——评哈曼的道德相对主义.pdf
2012年3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2012
of Normal NO.2
第2期 Journ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Nanjing
从约定主义到相对主义
——评哈曼的道德相对主义
陈 真
攘萋:哈曼早期酌道德穰对主义是一粹约定主义或契约论。纯的约定主义最终走巍了更毙
彻底、更为明显的道德相对主义。哈曼的道德相对意义否定了遭德虚无主义,因此,它是一种良
性的相对主义,可以避免许多常见的针对道德相对盅义的诘难。哈曼理论的主要问题是:人们通
过隐性谈判所达成的事实上的共识既不是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充分条件,亦非,必要条件;其相
跨主义难以袁达人们之阖真实的遭德分歧;由于否认存在着评徐不翳道德框袈的客观标准,因而
他的理论也难以解释幂簿的道德框絮之阉的人们如何能够开展有意义的道德争论与道德枇评。
关键词:吉尔伯特·哈曼;道德相时主义;约定主义;内心判断;古怪性论证
基金填目:国家社麟基金09BZX053)
豫骞萄会:陈真,博士,南京辉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弹210046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英美伦理学界曾发家兼朋友,如托马斯·内格尔(1980),认为道德相
生过一场关于道德相对燕义的大讨论和大辩论。 对主义是一种有悖常理的观点时,他简直都晕
吉尔德特·啥曼《Gilbert 了!◇这么一位著名的、极有才华的蜇学家至今依
Hanmn,1938一)是这场
讨论和辩论中道德相对主义最具代表饿的人物。 然坚持其道德相对主义的立场。他的道德相对主
在伦理学领域里,他以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和反道 义也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相对主义。那么究竟是
德实在论的立场著称。他关于道德相对拦义和反 否可能存在着一种合理的并且最终能够得到辩护
道德实在论的文章常常是美国大学里元伦理学研 的道德楣对主义?他的道德攘对主义的理论以及
究生课程的必读经典。他认为道德酶约定俗成是 疑典的辩护值得我们认真施分析与考察。
显而易见的(不存在着所谓客观的道德事实),因
一、哈曼的约定主义理论
此,他认为自己从来(包括学习伦理学之前)就是
及其“古怪性的论证
—个道德相对主义者。罴他开始学习哲学伦理学
时也没有放弃这一观点。素鏊认为许多伦理学家或 啥曼的遘德襁对主义主要源于箍的这一看
教师批评道德相对主义怒因为他们自己思想上的 法,郎道德起源予人们之间的默契或不言而喻的
混乱。他因此写下了那篇著名的《道德相对主义之 共识。因此,道德判断只有相对于这种默契或约
辩护》(1975)一文,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人们会结束定俗成的共识才是有意义的。他将这种实质上的
对遭德辍对主义酶担忧。惶健非常慷讶地发现这 约定主义稳之为“灰心翔断”(innerjudgments)的
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当他知道他周围的一些哲学 邋德相对主义。②筒为“内心判断”?我们试举例
ThereA True David andDav/d and Es-
①见G.Harman,“IsSingleMorality?”,inCopp Zimmerman(eds.),Mora/№y,ReasonTruth:New
and
Found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比较分析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pdf
- 从古代人文与科学的本义看人文科学的人本主义意蕴.pdf
- 从否定性义务谈加强高校道德义务教育.pdf
- 从哲学到科学——传统思维方式现代转换的问题探析.pdf
- 从哲学预设到科学前提——试论科学预设的合法化.pdf
- 从地平线报告看我国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pdf
- 从地理条件探源东西方教育文化差异.pdf
- 从地理角度看中日古典园林差异.pdf
- 从大学教师的“学术属性”到“道德属性”--一项以加拿大14位大学获奖教师为例的质性研究.pdf
- 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看道德内化的现代价值.pdf
- 从经典到非经典——谈智能科学系专业课非经典计算.pdf
- 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两种科学范式的比较研究.pdf
- 从经济与道德二律背反悖论产生的原因浅析当代核心价值观.pdf
- 从经验走向科学普通高中教学改进的探索与实践——以章丘五中“SCE”项目教学系统为例.pdf
- 从维斯塔贞女探古罗马的宗教道德.pdf
- 从群众路线看道德回归宣教的大众化路径.pdf
- 从臣民到国民晚清救亡危局中的国民道德谱系建构.pdf
- 从自主性的角度看宗教对道德的影响 ——基于雷切尔斯和施莱辛格关于宗教道德功能的论述.pdf
- 从自我观看现代性道德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以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思想为学术资源的研究.pdf
- 从自然主义道德论到道德形而上学——论牟宗三的易学思想.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