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VIP

贾-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代铭诸器及相关问题探讨首发孙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中出现的应释为贾是文献失载的一个商代古国传世及出土的带字铭文的商代青铜器为贾国之器贾国主要活动在现在豫北豫东豫东南地区与商王室关系密切贾国首领拥有一定规模的军队服从商王朝的指挥并多次参与商王朝对周边方国部落的军事行动关键词贾国青铜器商代亦作是文献失载的一个商代古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皆有记载由于甲骨金文中的字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加之学术界对字的释读存在争议以致有关国的铜器和历史一直没有被学术界所认识上世纪七十年代山西闻喜上郭

商代“”铭诸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首发) 孙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甲骨卜辞及铜器铭文中出现的“”、“”、“”、“”,应释为贾,是文献失载的一个商代古国,传世及出土的带“”字铭文的商代青铜器为贾国之器。贾国主要活动在现在豫北、豫东、豫东南地区,与商王室关系密切,贾国首领拥有一定规模的军队,服从商王朝的指挥,并多次参与商王朝对周边方国部落的军事行动。 关键词:贾国 青铜器 商代 “”(亦作“”、“”、“”)是文献失载的一个商代古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皆有记载。由于甲骨金文中的“”字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加之学术界对“”字的释读存在争议,以致有关“”国的铜器和历史一直没有被学术界所认识。上世纪七十年代山西闻喜上郭村子己父匜的出土,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界对西周贾国的认识,有关学者已结合相关资料对西周时期的“”国及“”国铜器进行探讨。但商代“”国及“”国铜器尚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许多问题仍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拟在现有成果基础之上,对传世和近年出土的商代“”国铜器综合分析,同时结合传世文献与甲骨卜辞,对其史迹、地望等问题加以探索,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铭释读 “”字从贝、从宁,有“”、“”、“”、“”四种字形,不同学者或释为“貯”,或释为“贾”,至今仍存争议。 释“貯”之说由来已久。自清代既有学者提出,其后郭沫若、杨树达、于省吾、唐兰、胡厚宣、王心怡、刘桓等多数学者虽然均赞同此说,但是在具体词义解释上却不尽一致。王国维认为,“貯”、“予”古同部字,“貯廿家”犹云“锡廿家”也,“貯用宫御”犹云“锡用宫御也”。杨树达认为,格伯簋中的“疑读为贾,即今價值之价,谓其價三十田也”,而兮甲盘中的应释为貯,为貯积之意。唐兰认为,貯与租音近通用,并指出郭沫若提出的说貯者租也赋也,沈子簋、颂鼎、格伯簋、毛公鼎、兮甲盘均从其例的观点是对的,但格伯簋与卫簋的貯是租田,颂鼎与兮甲盘等是都市、关卡的租赋,而王国维跋颂壶把貯字读为予则是错的。林甘泉认为,貯字可以释为租,又可释为价,并不抵牾。戚桂宴认为,貯字读宁声,宁是中空可貯物的形象,《说文》宁部“宁,辨积物也,象形”,《玉篇》有?字,读匽声,匽是藏匿的意思,《说文》匚部:“匽,匿也”,宁、匽意近,貯、?也当意近,《玉篇》:“?,物相当也“,貯字也当有此训。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释文》将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均释为貯。王心怡《商周图形文字编》中将铜器铭文中出体的“”释为貯。刘桓认为,上古貯字造字本意就是贾,事实上也主要是作为贾字用,貯藏之意反而是引申义,很少使用,至春秋战国,貯字才分化出贾字,而将貯的商贾的本义转移到贾字上,貯、贾二字分工,貯只用作貯积之义。 释“贾”的观点出现较晚。李学勤、彭裕商、严志斌等学者均持此说。李学勤认为,山西闻喜曾出土贾子匜,与荀侯匜同出一地,荀、贾位置密迩,均为晋武公所灭,则贾子匜铭文中的字作为国名,释贾无疑。彭裕商认同李学勤观点并认为,“貯”字历来所训均为积貯、收藏等义,无交易之训,贾字出现早于贮字,战国文字未见貯字而有贾字,其字形与西周金文接近,其间可看出一定的承袭关系,西周金文中的字应释为贾,贾字在西周金文中作为动词为交易、交换之意,如三年卫盉、五祀卫鼎、格伯簋、鲁方彝、兮甲盘等,作为名字乃指与商贾有关的贾正、贾师,如颂鼎、膳夫鼎,以及作为诸侯国名贾国,如贾子匜。严志斌亦将商代铜器铭文中的“”释为贾。 商代铜器铭文中的“”,除“”觥(殷周06646)外,其余17件均为单字出现。甲骨卜辞中的“”字主要有“”、“”、“”三种字形,作为人名、国名(或族名、地名)多次出现,如“令从侯告”(释文20060),“贞乎共”(释文00777正),“其乎取美”(释文28089)。笔者认为,商代甲骨金文中的“”、“”、“”以及西周金文中的“”,应是贾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写法。诚如邵鸿所言,该字本作贝在宁中之形,后来贝逐渐由宁内下降,才有了一类的形体,到西周金文中,除族徽文字外已无例外地均是宁上贝下之形。据此可知,传世及出土的带“”字铭文的商代青铜器应为商代贾国(或贾族)之器。 图1 “贾”字 1.《甲骨文合集》00777 2.《甲骨文合集》01090 3.《甲骨文合集》28089 4.兮甲盘 5.颂鼎 6、7.见于《包山楚简文字编》 8、9.见于《战国古文字典》 二、“”铭诸器考析 “”字的识别和定谳,为我们综合整理传世和出土的“”国铜器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带“”铭文的商代青铜器有18件,出土地点明确的4件,仅10余件器形可见。 殷墟西北岗M1004曾出土了一批铜胄及戈、矛等武器,其中的两件铜胄上铸有“”字阴文铭文(殷周11885)。这批铜胄出土于M1004南墓道北段戈、矛丛下的夯土中,盔上发现的铭文和符号共16种47个,除“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