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诊断苟文辉
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诊断苟文辉【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胸部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结果 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细小湿啰音、哮鸣音等。X线表现肺间质性病变94例,小叶性肺实质浸润病变88例,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38例,胸膜病变20例。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缺乏典型X线表现,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应该密切结合临床。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
【中国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42-01
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国内报道近几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支原体肺炎的肺部体征较X线改变晚约7~14天。其病理改变以间质炎症为主,即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间质组织和肺泡间隔充血、水肿及多核细胞浸润,如侵及肺泡表现为大叶性及小叶性肺炎,由于病理改变主要影响肺泡和间质,故X线表现呈多样性,并以间质性炎症改变为著[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对诊断本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2010年期间经过病原学确诊的240例支原体肺炎病例,男152例,女88例,年龄3-12岁,平均(6.0±2.1)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在发病10 d内第一张胸部X线平片及治疗过程中复查胸片。总结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
2.结果
2.1临床特点:① 发热 240例患儿全部均有发热56例≤38℃,132例38℃-39℃,52例≥39℃,平均发热时间(6.3±2.8)天。② 咳嗽 全部患儿均有咳嗽,172例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发热2-3 d出现咳嗽68例,其中72例患儿伴有喘息、气促。③肺部体征 240例患儿88例肺部闻及细小湿啰音、单侧啰音与X线检查提示的肺部病变一致,3-5 d内消失。75例有病变部位呼吸音减低,47例患儿病程中肺部无啰音和呼吸音减低。
2.2 胸部X线表现:① 肺间质性病变 本组病例有94例出现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肺门增大,结构紊乱。② 小叶性肺实质浸润病变 本组88例表现为两肺中、下野内带斑片状及云絮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③ 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 本组38例表现为累及1或2个肺段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累及一肺叶,多为下肺,大都伴有肺门影增大结构不清。④ 胸膜改变 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的病例,在病灶同侧出现胸膜反应,表现为少量胸腔积液,本组20例。
3 讨论
3.1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自行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2],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及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MP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深秋和初冬为高峰发病季节,每间隔3-6年可有一次地区性流行。国内资料统计显示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流行年可达30%,国外文献报道为50%[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抗体累积学说等免疫学机制其着重要作用[4]。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均有发热(T 37.5 ℃~39 ℃)史,咳嗽,喘息,呼吸音粗。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发病一周左右进行支原体-PCR检查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试验反应阳性。
3.2 X线表现 :MP肺炎通常侵犯纤毛上皮,导致支气管壁水肿、溃疡形成,时引起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浸润,其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皮脱屑等[5]。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不相同,按其浸润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X线表现:(1)以间质浸润为主者,其X线表现易于病毒性肺炎相混淆。(2)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其X线表现以斑片状为主的阴影,部分病灶相互融合,不易与支气管肺炎相区别,此型多见于婴幼儿。(3)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呈一肺叶或一肺段的大片状阴影,密度较高,与细菌性肺炎十分相似,但支原体肺炎病变的阴影密度相对较淡,边缘模糊,其内可透见肺纹理结构,此征象是本病唯一具有特征的X线表现。通过对X线平片观察总结,认为支原体肺炎的胸部症状、体征与X线表现不同步,即胸部症状、体征出现较X线改变晚,这是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缺乏非常典型的X线表现。要正确诊断本病还要依靠病原学的诊断,早期诊断还要认真分析X线表现和临床特点,必要时要采用分析排除的方法,对临床上治疗本病及确定疗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言文,李润霞.小儿支原体肺炎15例诊断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6):551-552.
[2]张桂英,章沛时.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X线表现(附53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5):304-306.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