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追寻藏传佛教之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南-追寻藏传佛教之源

山南:追寻藏传佛教之源电影《红河谷》铭刻在我脑海中最深的一幕是老阿妈低头默念经文,手中不停地转着经筒,一步步走向远方的身影。后来去过甘肃的拉卜楞寺,去过川西北的郎木寺,那遍地经幡,阳光照耀下的白塔、经筒、藏红色的僧衣,虔信的面容,磕长头的人儿,一直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对高原的信仰有一份仰望和敬重。 但直至最近才知道,藏传佛教在西藏扎根及传播的最初地,是在西藏山南。甘南、川西北的藏传佛教寺庙都是承其衣钵。那里的几处寺庙——桑耶、昌珠、雍布拉康——虽然在旅游者中不似大小昭寺那么知名,却是藏族人心目中的圣地。 于是,去山南,访藏传佛教之源。 飞机到西藏,降落贡嘎机场,实际你已身处山南——拉萨机场所在的贡嘎正是山南12县之一。只是到达此地后,人们往往匆匆北上去拉萨,西行去日喀则、阿里,东行去林芝、墨脱,而脚下的那一片山南地区,却常常被人忽略。 藏族地区一般分为三大区域,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藏族自称山南为“中卫藏”,意味着此地是藏族的中心地区。北方的阿里是高原,素有藏北无人区之称;朵康则多高山和湍流。只有卫藏地区,雅鲁藏布江贯穿其北,河谷两侧山地的高处是牧场,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则是肥沃的农田。宽阔而缓慢的雅鲁藏布江还可以划牛皮筏子,在没有路的年代,走水路较翻山越岭方便。因此历史上,西藏的城镇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藏南,它曾两度成为西藏的统治中心,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政权——吐蕃王朝发迹和壮大之地。在一千多年前,林芝还人烟稀少之时,山南就遍种青稞,是西藏最繁荣而富饶的地区。 猴子玩耍的坝子 山南行,先至泽当。这个距离拉萨100多公里的小城是山南地区行署驻地,位于贡布尔日山下,雅砻河穿城而过,在城南汇入雅鲁藏布江,两江交汇形成的一小块河谷地,就是泽当。 在藏语中,“泽当”意为“猴子玩耍的坝子”。这一名字暗含着西藏人的起源传说——据《西藏王统记》记载,观音菩萨给一只神猴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在贡布日山上潜心修行。他与罗刹魔女结合,生下性情各异的六只猴子,就是最早的藏族先民。这些小猴在泽当玩耍,然后分散至西藏各地,成为西藏先民。这个故事的内容在山南桑耶寺、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地都绘有壁画,而且藏史许多书籍中也有记载。 如今,在泽当东南海拔4060米的贡布日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山洞,就是传说中猕猴修行的山洞。岩洞东南石壁上有狲猴手捧“曼扎”坐在莲花上的彩绘壁画及小猴画像,浅刻的石板佛像及“六字真言”的各种石刻和五彩经幡亦比比皆是。 传说固然奇异难辨,但在松赞干布统一文字之前藏族历史缺乏记载,常常只能在传说中寻找隐藏的脉络。从考古学方面可以和此传说印证的是,山南乃东县钦巴村曾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存的磨制石器,从一个侧面证明山南确是西藏人的发源地之一。 距离泽当不到30公里的琼结,则是吐蕃王朝的起源之地——公元前2世纪,生活在山南的雅砻先民从蛮荒进入农耕时代以后,逐渐形成了部落,并在雅砻河边兴建了达孜、桂孜、赤孜、孜姆、琼结、赤孜邦都等六宫,琼结成为雅砻部落的都城。即使在7世纪,松赞干布降服西藏北边、青海西南诸部,将首邑迁至拉萨后,历代藏王仍然选择将自己的墓葬设在吐蕃王朝的发源地琼结。 从泽当出发,仅二十多分钟车程便行至琼结县西南部的丕惹山,山谷里散落着十几座藏王墓,一座座像小山耸立,逐层朝着东边的山峦延伸。最大的一座卧踞河对面的山坡上,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则是创建桑耶寺的赤松德赞之墓。 沿着一条弯曲的石阶可以到松赞干布墓的墓顶,从这里放眼向北望去,可以看到山崖上的断壁残垣——那是在琼结建立的匹播城,西藏最早的城堡仅剩的遗存。向西南望去,远处一座座风化的平顶黄土堆,就是从吐蕃王朝第29代赞普至40代(末代)赞普、大臣以及王妃的墓群。史书记载的藏王墓群应有21座陵墓,目前勘察到的有16座,确认墓主的有9座。据史料记载,在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奴隶起义中,这些陵墓曾被捣毁,现在的墓址只是衣冠冢。 墓顶挂满了各色经幡,中间一个小小的寺庙安然静立,这里曾经是守墓人居住之地,现在则由僧人驻守。穿过阳光照耀的温暖院子,便可到达一座小小的佛堂,里面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无论脚下的陵墓是否衣冠冢,这些巨大黄土堆和这小小的寺庙都不由得让人产生敬畏和亲近感——正是这些土冢埋葬的人物,引领着吐蕃王朝的发展,并间接地影响了整个雪域高原的文明。 雍布拉康,佛教传入之始 在琼结看到的,是藏王们的身后地,而他们生前居住的地方,则在雍布拉康。 从泽当往东南大约11公里,便能看到高高盘踞在扎西次日山半腰的雍布拉康——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意为“母鹿后腿上的宫堡”。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站在山下远望雍布拉康所在的山冈,恰似母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