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幸以知音顾 千载有奇声
幸以知音顾 千载有奇声摘要:纳兰词348首,写友情的有42首,其中15首是写给顾贞观的。从赠梁汾词中,可以看到纳兰其人其情其义。三百多年来,纳兰词魅力不减,不仅仅是他词写得好,更是因为他的人格之美、道义之美。
关键词:纳兰 赠梁汾 情义
一、“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梁汾其人
梁汾是顾贞观的号,他是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的曾孙。曾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去职回乡,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梁汾工诗善文,尤擅填词,著有《弹指词》。他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开国之初“词家三绝”。很多人知道顾贞观都是因为纳兰容若,因纳兰词中有15首题为“赠梁汾”、“简梁汾”的作品,很是醒目。其实,在当时顾贞观无论才气名望都不逊于容若。冯金伯《词苑萃编》言:“金粟顾梁汾舍人,风神俊朗,大似过江人物”,可见顾在当时的影响。梁汾与文坛精英朱彝尊、严绳孙、陈维崧等经常在纳兰的渌水亭聚会唱和,清初词坛的新气象和他们的活跃是分不开的。
纳兰身为权相之子、皇帝宠臣,却喜结交梁汾等江南布衣才子,一时传为佳话。下面以纳兰赠梁汾的部分词作为例来看纳兰其人。
二、“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初识梁汾,倾盖如故
康熙十五年,明珠慕顾贞观才名,经人介绍延请顾为其子纳兰性德授课。纳兰与梁汾一见如故,性情相投,遂成忘年之交。其时,梁汾四十岁,他的《弹指词》记载:“岁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予题照”,此曲即为《通志堂集》的压卷之作《金缕曲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1]
词中,纳兰用一连串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引谢?“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诉说自己虽生于华阀,但并不以高贵出身为意,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纨绔公子。借“有酒惟浇赵州土”表达对赏识贤士者的敬意,并发出“谁会成生此意”的叹息,在这落寞的叹息中捧出自己的一片交友赤诚。词中表达了幸得知己的强烈喜悦,对顾贞观怀才不遇的深切共鸣,结句更是热烈地期望,“一日心期千劫在”,表达永结同心的愿望,并郑重地叮嘱“然诺重,君须记”。词句率真无饰,至诚而缠绵。
词中,一个既坦诚又高傲,既狂狷又热诚的贵公子形象真实感人。此词一出,一时“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见于徐?《词苑丛谭》)”。
三、“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倾心相待,生馆死殡
纳兰信赖梁汾的为人,仰慕他的才华学识,放心地委托梁汾为自己编订词集,故有“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见《虞美人有力见证。顾贞观对此知遇之情深深感激,他在纳兰去世后为之写的祭文中说道:“君赏余弹指之词,我服君饮水之句。歌与哭总不能自言,而旁观者更莫解其何故。……吾哥既引我为一人,我亦望吾哥以千古。”[2]这样的腹心相结,相知相悦,可谓真知己者矣!
纳兰对朋友的一往情深还不止于此。最感人的莫过于他对朋友的朋友亦是倾尽全力,生馆死殡。梁汾的好友吴兆骞,是“江左三凤”之一,因恃才傲物得罪朝廷,被发配黑龙江宁古塔充军,二十年不得赦归。梁汾曾做《金缕曲》二首寄吴,被纳兰看到,为泣下数行曰:“河阳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指西汉李陵《与苏武诗》和西晋向秀悼稽康《思旧赋》),得此而三。” [3]。纳兰在《金缕曲“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明确表示,其他事情都可以弃置不顾,当前最重要的事是营救吴兆骞。经过纳兰诸人五年的努力,吴兆骞二十三年的流放终于结束。为解决吴兆骞在京的生活问题,纳兰又将其聘为相府馆师。三年后,吴因病客死京城,纳兰亲自为吴兆骞料理丧事,并出资护送其灵柩回其家乡吴江安葬。
前人叹道:“嗟乎!今之人,总角之友,长大忘之。贫贱之友,富贵忘之。相勖以道义,而相失以世情,相怜以文章,而相妒以功利。吾友吾且负之矣,能爱友人之友如容若哉!”(见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一个人爱屋及乌,为朋友的朋友不惜屈尊纡贵开口求人,且为之照顾周到,生馆死殡。这,当真是剖肺腑以相待。纳兰之义,尽在其中,笔者数百年后读来仍唏嘘不已。
四、 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知我者,梁汾耳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功名轻取,曾有过满腔政治热情和强烈的建功立业思想,“竞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就是他少年壮志的反映。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是难以调和,因他文武兼备,大得康熙赏识,以致“天子用嘉”,让纳兰充当了殿前侍卫.直到纳兰去世,也未给他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尽管一等侍卫三品武官的荣耀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对纳兰,枯燥而“惴惴有临履之忧”的宿卫生涯只令他郁郁终生,绝少开怀。纳兰的怀才无所用与梁汾等江南士人怀才不遇如出一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