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功能之“物质循环”
复习回顾:;1.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要点:;一.物质循环的概念:;施用农药DDT 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2)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是指_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循环?
(3)物质循环的特点?
(4)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 注意:
1.物质: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2.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
N、P、S等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
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大气中的CO2;;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危害;下图是一幅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科学家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5-4.5℃,两极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气温上升2.5℃,30%物种灭绝,上升3.5℃,70%物种灭绝。如果海平面升高1米,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0万㎞2,人口约10亿,受影响的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3。;风能;;碳以________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________形式传递,通过_________、
_________渠道进行传递
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到无机环境;碳以________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 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2、碳以什么形式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3、碳以什么形式在群落内部传递?
4、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形式返回无机环境?通过哪些途径?
5、碳循环的形式?
6、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练习:;2.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3.(变式)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知识总结: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 和大气之间的循环。;;;2.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的平均浓度
;生物富集;3.20世纪60年代,美国农庄主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曾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地喷洒有机磷杀虫剂,几年后显而易见的是(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并将无机氮的化合物通过反硝化作用返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