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幕遮课件一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苏幕遮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解释:①燎:燃。沉香:水沉木制成的薰香。②溽暑:盛夏湿热天气。②侵晓:破晓,天刚亮。④吴门:本为苏州别名,此指古属三吴之地的钱塘(杭州)。⑤长安:借指北宋汴京。⑥芙蓉浦:长着荷花的水边。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赏析“呼”和“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闹写静的写法,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1、“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2、“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3、“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4、“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5、“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 “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的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梦字,点出对家乡的情思。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评解】 此词写异地乡思。上片为眼前所见之景。夏雨初晴,风荷飘举,清新宜人。 下片由景及情,遥想故乡五月,风光迷人,小楫轻舟,消失于芙蓉浦中。末句“芙蓉”,与上片“风荷”呼应,点明由此及彼、神思奔驰由来,具见经营之妙。 这首词前段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后段写小楫舟的归梦,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 苏幕遮 周邦彦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