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doc

‘文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文學與生活」課程的教學理念與實踐 一、前言 「文學與生活」是本校在通識課程改革後的一門新課程,上課的方式與內容應有別於大一國文,如何增進同學閱讀、思考、表達的能力,同時還能在省思生活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甚而啟動終身學習的心念是我思考的重點。 二、教學理念 據我觀察,大部分的同學在當今「淺碟」文化的氛圍下,面對資訊與生活總是快速解讀、盡情消費,懶得多元思考,無從體會抽象的美感經驗;對「文學」二字更有一種誤解:不是將其視為沉重難懂的大塊文章,就是虛無縹緲的風花雪月,與生活距離遙遠,更看不出有任何實際功用。殊不知「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文學創作者將其對生活的所觀所感形諸文字、鑄成意象,建構一個更真實的存在,在其揭示深刻的生活本質之際,對現實生活即是一種超越與提昇。,為使學生對文學產生「易於學習」、「樂於親近」的興致,我的課程設計盡量以學生為本位,力求教材教法的多元化與豐富性,透過「文本閱讀」、「專題討論」、「反思活動」三段式的課程結構營造「師生互動」及「同儕討論」的氛圍,至於課程內容則是從最「具體」的生活之物切入,進而探討「抽象」的生活態度,希望藉由「文本」入手,再回應到生活經驗與生命情境的歷程,可以喚回同學那顆善感柔軟的心。 二、課程設計 本課程以期中考為界,分「物我觀照」、「生活興味」兩大面向、六個單元,前者為生活中具體實物的觀照,蘊含「靜觀自得」、「託物言志」的人文素養;後者則是精神層面的感知,探討幸福生活的智慧。課程單元安排如下表: 物我觀照 生活興味 「器物」的 哲思 ↓ 「禮物」的 情意 ↓ 「食物」的 真味 ↓ 生活態度 的反省 ↓ 幸福價值 的建立 ↓ 生活美感 的追求 ↓ 生命經驗中人與物的關係 「物」的社會功能與文學隱喻 飲食文學的味外之味 生活中的「執念」與「捨得」 人生微小而確信的幸福 生活的觀察與審美角度 這樣的單元標題看起來也許範圍太大,只適合存在於計畫書上,但實際上只 要選擇適當的文本,盡量集中焦點,仍是可勉力完成的。以下就舉其中一個單元加以說明: 第週 內容 引欣頻 <湮滅氣味,並留下黏膩證據的口香糖>王添原 <如果愛情是口香糖>米果 <手路菜>周芬伶 <酸柚與甜瓜> 活動 問題討論:?生活中你觀察到哪些與「吃」有關的現象? ?在<酸柚與甜瓜>一文中,「酸」與「甜」的味外之味是?若同樣以此滋味來形容你的心情,你會以什麼食物作為代 ?在這諸多作品中所提到的食物,有些可能是你常吃的,有些可能是你沒吃過的,就閱讀的歷程而言,有無實際經驗是否會影響你閱讀的樂趣?或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食物書寫:請每一組吃一樣東西〈巧克力、杏仁酥、芥末餅、跳跳糖等較 具有特殊風味或口感的食物〉,再請同學就其視覺、味覺、嗅 覺及觸覺的觀察來描寫這食物,進而寫出對這食物有何聯想。 學習單—從生活語言的應用到生命經驗的味蕾紀事。 目的 由淺而深,讓同學從食物的聯想到生活的滋味皆能有所理解,不僅閱讀文本,也能透過引導進行書寫,甚至在咀嚼文字的同時也能開始「品味」生活。 照片 〈同學正在吃芥末餅乾〉 〈各種不同的食物〉 每個單元不外乎是循著「文本閱讀」、「問題討論」、「反思活動」的結構安排,若遇有時間上的壓力,「問題討論」的部份就在網頁中進行。當然,在不必執行計畫時,無論在時間上或內容上,我就有更大的彈性空間,或是減少主題單元、或是重新組合、或是以比較輕鬆的語詞包裝課程內容〈如:「我們的旅程」、「生活廣角鏡」等〉,但無論如何,我對課程的基本想法和做法是不變的。 三、教學方法 〈一〉以「活動」或「問題」引起學習動機 在每個單元開始時設計一些問題引發同學思考,或安排一點小活動讓同學們輕鬆而自然地進入主題,如:在開學時,我會準備一些以生活之物〈傘、鉛筆、橡皮擦、手電筒…等〉為題的小詩,把每個句子打散,然後讓同學7、8人為一組,選出組長,並通力組合所抽到的詩句,在完成「小詩拼圖」的活動後還得發揮創意,應用所抽到的題目為自己取一個組名。這個活動一來可以讓同學們熱絡起來,熟悉分組討論的運作模式,二來可以讓同學體會到文學與生活的連結,更重要的是藉此帶入第一單元有關「物」的主題,一舉數得,且效果不錯。 〈分組討論所抽到的小詩〉 〈小詩拼圖成果發表〉 〈二〉以不同的方式誘導同學閱讀文本 要請同學們先閱讀文本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上課方便,我只好將文本分級,基本的材料盡量篇幅不要太長,字數較多的文本列為「進階閱讀」,在考試或寫報告時可擇一發揮,此外每個單元皆附相關書目,提供有心的同學參考。至於請同學閱讀基本材料的方式也需有些變化,有時帶領同學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