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探究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探究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干预性措施,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的体质现状,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05-02
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运动,重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要求降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程建设,全面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一、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在2006年8月19日举行的“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持续下降。
据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过去的20年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学生超重、肥胖率在过去的5年内迅速增加,在一些大城市,超重、肥胖学生人数增加了1至3倍,人数接近三成;乡村学生尽管总体上肥胖率还不高,但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大城市的城区;我国学生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00万人;2002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抽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26.96%,初中生为53.43%,高中生则超过72%,中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排名第2位,人数居世界之首。
2006年5月,成都市调研的“成都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成都市2005年与1995年相比,12~17岁学生的肥胖检出率,男生由5.12%上升到17%,增长了3.12倍,女生由31.8%上升到51.24%。中小学生的视力下降明显。中小学生50米往返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各项数据下降明显。成都市2006 年9~10月与2005年9~10月的体质检测却显示:立定跳远男生平均下降了0.21米,女生平均下降了0.18米;肺活量男生平均减少24毫升,女生平均减少30毫升;视力不良人数由16.14%上升到17.19%;仰卧起坐成绩每分钟也下降了2个[1]。
二、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主导因素制约着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
(1)学校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重升学轻素质现象。常年以来的应试教育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许多学校看来,只有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才是最终或唯一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体育课往往是众多文化理论课的牺牲品: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 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2)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教学重视不够。由于部分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致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匮乏,部分中、小学场地器材陈旧,种类单一,许多体育器材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因素,成人化的标准与活动和学生群体不相符。
(3)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单一。许多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有限造成一个老师教多个项目,许多基本传统体育项目在慢慢“消失”,如小学的“跳山羊”、中学的跳箱、跳高、单双杠等器材,因为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被体育老师们放弃了,这样往往使得许多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二)家庭因素促使学生与体育锻炼分道扬辘
现代社会家庭的主要存在模式是以核心家庭为主,核心家庭指夫妇双方或其中一方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形式成为时代主流的同时,意味着独生子女现象的不断增多,由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形式有失偏颇,希望子女将满门心思都花在学习上,为了“考高分”、“上名校”,挤占学生的业余时间上家教、参加补习班,而忽视学生体育活动,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生活上重营养,轻锻炼,放松了对独生子女在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方面的教育,独生子女怕苦、怕累、怕出汗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体育活动,就是偶尔的体育锻炼也难以达到很高的强度,对体能的发展作用不大。从而形成了造成学生“运动低能”的恶性循环。
(三)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使学生远离操场
多种娱乐方式的兴起,让学生更热衷于玩那些高档的、冒险的电子游戏和电脑网络游戏。这类娱乐项目基本上对体能要求不高,只需要坐在那里,用眼睛看,用脑袋想,最多加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