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征途上永不歇脚杨汝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扶贫征途上永不歇脚杨汝岱

扶贫征途上永不歇脚杨汝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透过车窗,北戴河迷人的夏景在眼前掠过,不知不觉间,车已缓缓行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的驻地门前。 院中,爬蔓的紫藤与挺立的松柏相应成趣,曲径通幽的小路蜿蜒在红顶白墙的小楼边。杨汝岱尽管满头华发,但气色红润,嗓音清亮,分明不像一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引起我注意的是他脚上穿着一双很传统的白底黑布鞋,这让我想起50年前百姓对他最亲切、最熟悉的称呼“草鞋书记”。杨汝岱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边示意我同他坐在露台的藤椅上,一边笑着说:“这种鞋子穿惯了,在基层工作到处走,走遍了全川215个县、区,草鞋、布鞋磨破了不知多少双,现在身体好,和那时候走路有关系啊。”习习海风拂面,采访在一个清爽的早晨开始,面前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言谈话语中的豁达与热情,无不展现着这位扶贫功勋的英雄本色。 “秀山会议”开启扶贫征程的序幕 “我对扶贫工作认识的比较早基于两点启示:一是自1978年到四川省工作,当时省委的领导同志对我说,你管农村工作要多到下面走走,发现好的经验就推广,发现问题就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研究、解决。二是1983年底,我陪同胡耀邦同志从重庆、泸州经毕节到贵阳过元旦,发现有些群众生活非常贫困。耀邦同志说,仓库里的粮、棉、布可以赊销一些给贫困群众,以解决过冬、温饱。因此,形成了秀山扶贫会议的议题以及划分黔江地区的依据。” 作为《中华儿女》的老朋友,杨汝岱的谈话显得非常轻松、自然。话锋初起,杨汝岱就直奔主题,在记忆中清晰地圈点出“秀山会议”、“黔江地区”――他领导四川扶贫载入史册的一页页。 1978年,川东地区遭受严重伏旱。刚刚就任四川省副省长的杨汝岱,闻讯从省会成都风尘仆仆地赶到川东涪陵等地调查,眼前“赤日炎炎似火烧,田中禾苗半枯焦”的情形令杨汝岱为之震惊。 当杨汝岱轻车简从,来到垫江县,发现了那里的包谷照样丰收。通过细致的考察,杨汝岱在那里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一个“早”字:适当提早大舂作物种植季节,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对躲避伏旱有奇效。从此,川东大地唱响了这样一曲歌谣:“包谷焉了须,谷子撒了籽,红苕铺了厢,伏旱来了心不慌。”杨汝岱动情地说出了五个字:“实践出真知。” 说起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土家族、苗族集居地,杨汝岱不由得双眉紧蹙,他忘不了那些对此有着最切身最直观感受的老百姓的话:“糠菜半年粮,海椒当衣裳”、“养儿养女不要娇,酉秀黔彭走一遭”……最令杨汝岱心痛的,是川东大山的主人――那些贫苦的农民。 1979年,杨汝岱来到离成都最远、最偏僻的酉秀黔彭四县调查。杨汝岱直奔深山里的一户户农家。推开一家农户的柴扉,展现在眼前的是残破的灶台,空空如也的粮柜,火坑边斜架着一口缺边裂口的铁锅。除此之外,就是一张张木然菜青色的脸,一双双呆若木鸡的眼睛。当地干部向村民介绍说:杨书记看你们来了。他们却无所适从地说:我们只知道有毛书记(毛主席),哪里有个杨书记?此情此景令杨汝岱难以释怀。 自此,他开始每天研究川东的地方史料,试图从历史中找出蛛丝马迹的答案。果然,一篇名为《酉属视察记》的文章,引起杨汝岱的注意:至酉秀黔彭四县在政治上及军事上之价值,可记之处甚多。兹节录秀山耆老龚士煌等所上意见书一段于左……字斟句酌之后,杨汝岱虽豁然开朗但却心绪难平:酉秀黔彭四县虽然在四川地势上有重要的价值,但因交通闭塞,千百年来,历朝历代,这里都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政府的权力和监督作用往往失掉了效用,此皆为酉属不安之理由。如今,川东人们呆坐在干裂的田地上、断流的河沟边,男人裸露出干瘪的胸肋,女人、孩子们虔诚地叩问苍天,却不见苍天露出一丝怜悯的容颜……残酷的现实使杨汝岱的心有如被烈日灼烧着的大地。身为天府之国主管农业的负责人,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想到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用汗水、心血乃至生命哺育出了新社会,新中国成立了这么多年,百姓却依旧如此贫困,如果不能给百姓带来另一重天,我们还是共产党么?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还够格么?杨汝岱暗下决心,不管消除贫困有多难,道路有多么曲折,不能有丝毫的退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广袤的田野。被称为“第二次革命”的中国改革,从农村广阔的田园大舞台上正式登场,古老而封闭的中国农村,开始出现崭新的奇迹。四川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之一,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杨汝岱欣喜地看到巴蜀大地粮满仓的胜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此时的川东各县,是不是也变了模样,换了新颜呢?怀着一份牵挂,1984年7月,杨汝岱带领工作组赴川东山区的涪陵、达县、万县三地区进行历时一月有余的调查研究。调研组跑遍了川东山区21个县市。在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于7月31日到8月3日,杨汝岱亲自主持召开了川东山区经济座谈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