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企业社会责任历史考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企业社会责任历史考察

抗战时期企业社会责任历史考察[摘要]由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的“永久黄”团体在抗日战争的八年时间中,毅然秉承“实业救国”的理念,坚定承担民族责任的信念。从抗战初期的遭受战争采取应激措施,到抗战中期的积极入川建厂,再到抗战后期的筹划复兴工业大计,“永久黄”团体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期,对于社会责任的切实践行思想一如既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在范旭东的领导下,“永久黄”团体根据战况适时调整企业行为,在大后方艰苦环境中成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 [关键词]抗战时期,“永久黄”,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2-0010-07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由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的“永久黄”团体已经成为可以实现盐、碱、酸规模化生产的化工企业团体,并配有独立的技术研发部门为本企业乃至整个化工行业提供技术支持。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首开中国精盐生产的历史,逐渐打破了长久以来中国食盐运销的引岸制度。在久大精盐公司获得成功后,范旭东开始积极筹建碱厂,于1917年在塘沽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在当时国际上现代制碱技术严重垄断的情况下,永利的事业愈发艰难。为了给永利以及未来整个团体提供技术支撑,1922年范旭东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化工研究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由哈佛大学毕业的孙学悟博士主持。自此,由范旭东创立并领导的永(利)、久(大)、黄(海)团体形成(以下简称“永久黄”)。此后,为了发展我国的国防工业,范旭东毅然承办硫酸铔厂,并于1937年2月建成投产。铔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化学工业的酸、碱两翼齐备,开始腾飞。 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以东北三省为根据地沿华北、华东、华南向中国沿海地区发动进攻,战火直逼天津、上海等工业中心,妄图扼取中国的经济命脉,使抗战失去必需的物质基础,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命途多舛的近代中国再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近一个世纪内忧外患的动荡环境中艰难成长的实业家们同样走到了“利益”与“责任”的分叉路口:是发国难财,做“以华制华”的代理人;还是奋勇抗争,成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商人?“永久黄”的创始人范旭东从建立近代化工企业之初即并非一个孜孜以求钱,矢志于谋利的生意人。“永久黄”团体的“四大信条”表明了范旭东和企业的价值观: 一、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 二、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 三、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 四、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这体现了一个爱国实业家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饱尝国家孱弱,创业维艰的苦楚后,范旭东深知“全牛已失,安问蹄角”的道理;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拒绝了敌人的利诱威逼,为保护工厂的有生力量,带领大批技术人员和职工人川建厂,全力创办华西化工基地。在“四大信条”的指导下,“永久黄”团体不但为抗战时期基本化学产品供给费尽心力,其创始人范旭东更为战后复兴中国化学工业描绘了宏伟的蓝图。 一、抗战初期,“宁举丧,不受奠仪” 近代中国百年来一直受西方列强的欺侮,战争的阴霾挥之不去。虽然各企业时刻受到列强的威胁,但也正由于各国在华利益的争夺,使得民族工业可以艰难维系。这导致诸多企业对于战争大规模爆发的估计不足,而对于国民党政府军队节节退败的战局始料未及,在抗战前期显得仓皇失措。在这种情况下,“永久黄”积极采取应战措施,尽其最大努力保障企业各相关者利益。 抗战初期,伴随着军事进攻的大规模展开,日军对于经济的侵略也从未停止,自然清楚永利、久大等化学工厂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永利南京硫酸铔厂在战时的国防工业地位;因此一再用威逼利诱等手段妄图与“永久黄”进行“合作”。从“永久黄”创立之初,章程中明确规定:股东只限于持有中华民国国籍之人,而此时范旭东明确表示:“七七事变,乃吾民族兴废之关键,吾人懔然大义所在,绝未以二十余年心血所注,几千万资财所积之事业,稍敢移异心志,毅然拒绝任何非法妥协。”因此,“永久黄”坚持不卖厂不受降,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37年7月29日,天津沦陷,公司沽厂(指久大、永利在塘沽设立的工厂)适在战区,工厂驻兵。1937年8月7日,永利、久大两厂被迫全停,“旋由日商兴中公司以钧部名义向公司迭次游说”,提出收买和租赁工厂、设备的要求,范旭东当时虽不在天津,但明确指示在厂人员:“厂外者可听其占用,不必谈租或卖,厂机可云开工时自用尚不够,不便租与。”在厂人员均以永利乃一股份公司,现总、副经理不在津,无从决定为由,多次婉言拒绝。日本见租买不成,便抢占塘沽工厂。范旭东意识到对于实业而言,工厂设备和技术人员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支援持久抗战的有生力量,为保护这刚刚起步的化学工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方面,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