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某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某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浅议某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水库溢洪道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根本,提出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经计算分析,此次加固设计方案合理,能达到除险加固效果,且满足水库安全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除险加固 溢洪道 驼峰堰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rvoir spillway, according to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roblems spillway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and through calculation, analysis,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is reasonable, can achieve problems reinforcement effec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ervoir safety operation. Keywords: problems spillway hump dam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P3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库概况 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水库于 1965年建成,水库总库容3240.89万m3 。工程等级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枢纽永久性建筑物(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级为3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溢洪道尾水渠等)为4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1976年9月进行了一次开始加固,1982年11月完成。水库建成后,限于当时技术水平、施工及管理水平等原因,使工程质量及结构安全存在重大隐患,运行4O多年后又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 2 溢洪道工程除险加固设计 2.1 溢洪道工程现状 溢洪道位于右坝端,为开敞式正槽溢洪道,由进水渠段、堰体控制段、第一陡坡段、第二陡坡段、第一消力池、第二消力池组成。 进口段底宽22m,长20m,堰流控制段长10.6m,溢流堰为高1.0m的低曲线堰,堰上设4.00m×6.67m弧形闸门,中墩宽1.0m,上部设交通桥和工作桥。工作桥上启闭机室设3台双吊点启闭机,第一陡坡段长45.1m,宽22.0m,两侧边墙为坡比1:1.0的贴坡混凝土墙,底坡O.33%,第二陡坡宽度及两侧边墙同第一陡坡,底坡为l8.44%,陡坡与平段长11.0 m的抛物线与消力池底相接。池底长19.0m,池底高程为69.5m,两侧边坡同陡坡,消力池末段分4个台阶上升至74.00m高程,第一消力池总长55.4m。消力池为扩散式,扩散角为1Om,一直扩散到第二消力池。第二消力池末段底宽为35m,总长65m,池底与上下游斜坡连接。下游末段底高程为74.00m、宽40m、长5m的溢洪道下游公路的漫水桥。 2.2存在问题 ⑴溢洪道洪水设计标准过低,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⑵溢洪道未进行帷幕灌浆处理,边墙、底板漏水严重; (3) 堰型设计不合理,泄流能力低; (4) 溢洪道堰体、闸墩、陡槽底板剥蚀严重,消力池底板全部冲毁,混凝土大范围剥落; (5) 溢洪堰边墩为斜坡上修建的箱式结构,结构不稳定; (6) 溢流堰边墙抗倾稳定不满足稳定要求; ⑺ 闸门锈蚀严重,启闭设备老化。 2.3加固方案 针对溢洪道存在的问题,控制段采取全部拆除重建,其它部位采取拆除部分,新建部分的处理方案。 2.3.1溢洪道堰型比选 采用实用堰和驼峰堰两种堰型进行比较,堰顶高程分别为84.64m和84.90m,两种方案调洪演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调洪演算计算结果 经计算分析比较,驼峰堰的流量系数m值比实用堰的流量系数m值大,驼峰堰的泄流能力大。实用堰堰高1.0m,驼峰堰堰高1.26m,驼峰堰将原堰顶抬高0.26m,但是设计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均低于实用堰,能满足安全泄洪要求,故堰型选择驼峰堰。 2.3.2溢洪道布置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正槽低溢流堰。溢洪道由进口喇叭段、堰体控制段、陡槽段、扩散底流消能段组成。溢流道总宽度为22.4m,溢洪道全长193.60 m。 (1)进口喇叭段布置 桩号0+000.00~0+050.00为进口引水段,宽度由50m收缩到22.0m。底板高程为83.64m,用钢筋混凝土护砌,底板厚度0.5m。左岸导流墙为直立式挡墙,与管理区相连,右岸导流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