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林外史》中进步妇女观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儒林外史》中进步妇女观念

浅谈《儒林外史》中进步妇女观念作者简介:唐海韵,女,汉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意义非凡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为数不多,却个个血肉丰满,较之以往的文学作品大不相同。本文试图从几个人物形象身上探索吴敬梓的妇女观念。 关键词:妇女观念、进步、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由清朝初年的吴敬梓所作。书中反映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儒》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开叙事,而是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鲁迅先生评价其“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2] 在传统的经典小说中,除了《红楼梦》以外,女性形象大多是碎片似的、妖魔化的。《水浒传》有阎婆惜、潘巧云的奸邪,《三国演义》有貂蝉的连环妙计,《西游记》有白骨精、蜘蛛精等种种妖孽......似乎女性不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就是危害人间的祸水。而《儒林外史》的妇女观在当时可谓十分超前。吴敬梓在表明自己别具一格的妇女观念时,并不是呆板平直地说教,而是通过着力描写处事方式大相迳庭的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让他们在事件中自我展现,同时折射出作者本人的褒贬态度。 一、王冕之母与鲁小姐的对比。 作者在书的开篇借元末名士王冕隐括全文。王冕笃学强识,谦恭孝敬。他的母亲温和勤劳,教子有方,并且蔑视官场,不希望儿子靠升官发财。她临终时对王冕耳提面命:“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1]她鼓励儿子读书只是让其修身养性,希望他能终其一生远离仕宦,而不是用光耀门楣的沉重枷锁桎梏他。联系到作者自身厌恶名利的人生理念,我们可以推测出:“王母”的闪耀之处也是作者对普天下慈母的寄托。 鲁翰林家的千金和王冕之母迥然相异。天资聪颖的她擅长流行的八股文章,轻视不入流的诗词曲赋。嫁给蘧公孙后,她对这位不好仕途的丈夫颇为失望,整日长吁短叹。家人劝抚她,她却说:“我只道他举业已成......谁想如此光景,岂不误我终身!”[1]一位风华正茂的名门闺秀却已有此等老生长谈,她对仕途的痴迷执着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争取功名的思想荼毒之深,竟让幽居内帷的年轻女子都陷入其中。她后来也成了母亲,却强行将自己对丈夫的期许和怨气洒向幼小的儿子,从儿子记事起就整天逼迫他读经作文,毫不懈怠。虽然书中并没有对这个孩子的未来作出交代,但是我们不难猜出:他的家学渊源很可能让其青云直上,封侯拜相,但他的人生是残缺的,受压迫的。他的命运在还未出生时就已由母亲,或者说是那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决定。他丧失了童年五彩斑斓的迷梦,只有“破承”、“起讲”、“题比”等枯燥术语。 通过这一组人物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安贫乐道之女性的高度赞扬和对深陷富贵泥沼之女性的哀婉痛惜。 二、沈琼枝和王三姑娘的对比 “沈琼枝就像是一颗流星划过夜空,闪耀着叛逆的光芒。”[2]她是举人沈大年之女,原本许配给一户盐商,却不满屈尊做妾的地位,还未正式过门就在盐商家里吵嚷起来,硬要明媒正娶。盐商不加理会,将其闲置,她便趁机溜之大吉,又不肯回乡遭人奚落,便索性在南京某巷挂牌立坊,卖诗文刺绣,以此为生。因她的良好家教,兼之天赋才情,所作诗文织锦很快小有名气,上门约邀之客络绎不绝。她相貌出众,不少纨绔就前去挑逗。可这沈琼枝虽然长于闺阁,却颇有胆气,对来而不善者疾言厉色,让心怀不轨之徒难以侵犯。后来杜少卿等一干正直儒士登门拜访,都赞叹她的处变不惊。当盐商买通县官要将她缉拿,她不仅对那些差人旁敲侧击的勒索充耳不闻,还主人一般地发号施令,让那些差人给自己扛运行李,全无在押囚犯的姿态。她的强势态度让平日惯于欺软怕硬的差官顿时手足无措。面对县官的诘责,她应答如流,为自己辩护道:“况我虽然不才,却也颇知文墨。怎能让张耳(战国时期的赵王)之妻去侍外黄佣奴?”[1] 面对富甲一方的盐商,她没有趋炎附势,定要名正言顺;面对贫寒高尚的文士,她恭敬有礼,未有一丝怠慢;面对酷虐狡诈差官,她从容不迫,毫不妥协退让;面对百般刁难的县令,她义正词严,申论道德礼法。真是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奇女子。 自杀殉夫的王三姑娘是那个时代无数妇女悲剧的缩影。她的死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犯罪的结果。丈夫死后,她随即感到自己的存活会成为父母公婆的累赘,丝毫没有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和自身的价值,毅然绝食。她的这一荒诞行为却广泛博得美誉,父亲王玉辉大喊:“死得好!死得好!”[1]乡邻在明伦堂大摆筵席,喝酒庆贺,以旌其刚烈品性。生前寂然无名的普通女性却在死后被这般大肆吹捧。究竟谁是谋杀她的真凶?是男尊女卑的落后观念,是“守节不移”的陈规陋习,是浸渍民心的教条礼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