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特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特征

浅谈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特征摘要:苗族银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造型古朴大气,制作工艺精湛奇巧,并体现出苗族传统审美观、民俗和信仰等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对苗族银饰的研究和利用,并加强对苗族银饰及传承人的保护。 关键词:贵州;苗族;银饰;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64-01 一、苗族银饰的起源 现世的苗族银饰的起源与发展存在着宗教动因,起初苗族饰物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着丰富灵性的自然崇拜物。如古老而原始的歌乐舞一样,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潜藏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姑且不去探究古时戴上银项圈就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传说的巫术意义,仅就现实情况来看,亦可窥见巫教礼仪与银饰艺术的“鱼水关系”。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宽80余公分,高约80公分,造型源于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 目前从贵州省博物馆在省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墓葬殉葬品中,已经在汉代墓葬中发现以实物形式存在的银饰物。由此可推断,苗族在汉代可能已经使用银来作为日常佩戴的饰物。 二、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 (一)苗族银饰记录了苗族的历史 苗族历史既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迁徙史。漫长的迁徙和艰难的征战历程已经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将其流传于《古歌》中,浓缩再现于服饰上。据《述异记》记载,蚩尤形象为“铜头铁额,食铁后,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铜头铁额”,是指蚩尤身披铠甲,英勇善战。“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则是头部戴铠甲,形似牛角帽。至今,在雷山苗年节和鼓藏节,仍有老年男子穿戴银饰盛装。所以,苗族银饰盛装不仅是对祖先辛酸历史的见证,而且也是教育苗族后代不忘祖先故土,显示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思乡情结。 (二)苗族银饰体现了苗族的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形成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并赋予了一切生物以灵魂。由“万物有灵”观产生的崇拜行为及施巫驱邪的习俗共同构筑出苗族社会生活的宗教氛围。由于在造型者的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的意识有着多元化的表现,所以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苗族银饰的造型塑造。而“万物有灵”意识的物化,主要体现在龙形象的变化上,常见的龙纹有牛龙、马龙、羊龙、鸟龙、蛇龙、鱼龙、树龙、花龙等。正是由于巫术意识的规定和需要,苗族银饰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怪异造型。苗族人为了服从巫术意识的需要,在银帕造型上几乎无艺术构思及纹样设计可言,与其称之为饰品,还不如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驱邪物。 (三)苗族银饰的美学价值 作为苗族传统装饰的精华与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银饰凝聚着苗族人民的灵魂。在鬼神与天命主宰着苗族先民的原始社会时期,银饰在他们身上就是一种法器,可以通神镇鬼,驱瘟逐邪,凝聚着人的情感和意志。苗族银饰图案的美学价值主要从它记录苗族历史、文化习俗、融会在宗教信仰中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魅力上得到体现。苗族银饰图文记录或体现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习俗,这方面的美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银饰的动植物图纹上反映了苗族的文化习俗;从图腾图纹中折射出苗族原始古朴的思想;从自然景物的图纹中表现出苗族的文化习俗和崇敬自然的理念。 银饰不仅是苗族财富的象征,也是苗族艺术的结晶。苗族银饰从构图和造型上看,它们多以再现自然物为主,画面丰富多彩且富于变化。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在写实的基础上夸张、变形。同时借助粗细不一长短不齐的线条,大小不等的画,似是而非的形,使之既富于变化而又和谐地组合在银饰图案之中。其艺术审美有极强的生命力,显现出苗族银饰图案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在装饰手法上,苗族银饰图案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幻象与真相交织、抽象与具象手法并用。常常是将现实的世界打散,将具体的对象肢解后重新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和审美空间,表现出一种我们只有在现代艺术中才可能见到的抽象构成意识,如苗族银饰上的对鱼纹,纹样像汉族的太极,含义却有所区别。鱼因多子在苗族艺术造型中往往是一种生殖观念的表达,对鱼纹实际上是一种生殖符号。而用芒纹将鱼纹团为其中,把对鱼纹置于有如日月的核心地位,这就加倍赋予了对鱼纹的特殊价值。一个简单的纹样,不仅具有特定的符号意义,更具有被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意义。 三、结语 苗族银饰艺术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起伏,它以其清丽的光辉表达了一个共同的真理:艺术的本性在于突破,生命在于发展。苗族银饰对于传统的从属使它不能不改变银饰的形象、造型,最终银饰成为远古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混合物。于是,银饰艺术的文化意义阐释变得更加复杂。 参考文献: [1]王荣菊,王克松.苗族银饰源流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柳小成.论贵州苗族银饰的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