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行——感慨美国器官移植患者之幸.docVIP

美国纪行——感慨美国器官移植患者之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纪行——感慨美国器官移植患者之幸

美国纪行——感慨美国器官移植患者之幸2012年的春节在美国,嫂子陪侄女住进了Whittier医院的产科病房,侄女的千金林安雅于美国时间2012年1月23日凌晨3时45分诞生。她是这家医院龙年第一个出生的婴儿,负责的医生送了一个20美金的红包。我一个人在租住的公寓里,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杂志,也没有消遣的书籍,便在网上搜文章来读。在网易的博客里与柴静相遇,点出来读读。我喜欢央视的女主持人柴静,她也被称为美女主持,但她不以相貌和包装取胜,她的魅力在于主持水准的高超,主持风格的朴实而睿智,捕捉问题的见微知著,提问时的机敏贴切,她的文笔更是才气逼人。曾关注她主持的面对面,后来不见了,也没有刻意去寻找,并不知她在制作和主持新创意的栏目《看见》。 博客里《春晚上那个愧对儿子的男人》胡文传,又是一个感动中国的小人物,称其为小人物绝无贬义。我是想说,为什么感动中国的人多数是底层的穷苦百姓?那些富豪榜上的人,高官显贵、社会名流精英等等,多是看客或评头品足者,有良知的也是感慨唏嘘一番,大不了赏给些掌声。但读柴静的文章,感到她运用娴熟的文字,倾注了真情诚意,对小人物表达了衷心的尊敬和赞赏,以此来呼唤社会的良知。我在被胡文传感动的同时,文章中一些关于器官移植的数字也触动了我的神经。中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等待接受器官移植,但只有1.3万人能有幸实施手术。全国十几个试点城市中,南京被曝至今无一例自愿捐献,杭州刚刚突破了零。去年一年,全国只有不足100人完成了器官移植。胡文传是安徽第一例捐献女儿眼角膜的人。在捐献的过程中,开始他跑到唯一一家省内指定的机构都找不到人接收,器官捐受双方缺少通畅的衔接。面对这种情况,他在痛失儿子和女儿后挺身而出,想自己创办一个慈善组织,给眼角膜等器官的捐受双方提供一个公益的平台。他只是一个农民工,月薪700元,住30多平方的房子,却成为我国器官捐献机构的志愿者。有时要自己掏钱资助器官移植手术的人。 异国冷清的春节,读柴静的文章,联想到我在美国结识的夫妇双方都做了器官移植手术的华人朋友,引发了我的感慨。 我的朋友是一对华人新移民夫妇,都是器官移植的受捐者。1999年妻子在国内患乳癌,又是化疗,又是手术,病情稳定后移居美国。过了两年在美国又患血癌,化疗后医生建议骨髓移植。2002年10月住进医院等待骨髓移植。在寻找配型时,先在她的亲属中寻找,她的儿子不足十八岁,美国不允许未成年人做捐献。她的哥哥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不同意儿子给女儿做配型,他宁可放弃女儿的生命。她也承诺三个姐妹,把自己留在国内的房子作为交换条件赠送给配型成功的姐或妹。可惜,三个姐妹相继做了化验,配型都没有成功。亲人间的捐受都有一重重的障碍,等待濒临绝境的人去突破。就在她几乎绝望的时候,美国一个不知姓名的人无偿捐献了相符的骨髓,2003年4月她成功地做了手术,至今不知道捐献者何许人也。从寻找配型到手术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包括等待她在中国的姐妹们做配型的结果。手术每过一年,医院都会发一个请柬,邀请她回医院庆祝新生。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年年接受医护人员和病友们的祝福。我曾答应今年陪她一起去过生日,可惜三月末我回国了,没有目睹那感人的一幕。 2008年9月,她的丈夫检查出肝癌。病情十分紧急。要挽救生命只有换肝,但美国一时找不到肝源。医生说他的病情恐怕等不到肝源,建议回国换肝。她开始筹措换肝的费用,意想不到的是,2009年的9月11日,医院通知他们有了肝源,丈夫立即做了换肝手术。从确诊到换肝也只有一年的时间。肝脏移植不比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只需抽取200毫升的血液,分离出干细胞,输给病人。而肝脏移植要把捐献者的肝脏整个移植给病人,意味着捐献者是丧生的人。也就是说,肝脏移植的难度比骨髓移植的难度大的多。这对夫妇的经历既不幸,又有幸。不幸的是,这么大的灾难发生在一对夫妇身上让人难以应对;幸运的是,他们在美国及时获得救治,不久很快得到了供体,也成功地做了医术一流的移植手术。 对比之下,不由不感慨万千。美国有三亿人口,且是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种族;中国有十三亿,都是炎黄子孙。妻子那么幸运地配型成功,丈夫又幸运地获得肝源。这事发生在一对中国夫妇身上,发生在人口不多的美国,若不是发生在眼前,道听途说的话简直难以相信。 我们号称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我们的器官资源却如此稀缺。柴静文章说,观念滞后、法规不健全是器官稀缺的根本原因。仅仅是观念和法规的问题吗?当然不是。捐献器官,挽救生命的根基在爱。我们不仅要问,近年来全世界经济衰退,美国也不能幸免,唯独我国连年保持一路增长的势头,我们沾沾自喜经济的增长,却忽视了社会文明的落后、道德的滑坡,忽视了我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心的缺乏。我们的诸多社会问题源于组成社会的分子,也就是一个个个体的人欲望太多,爱心太少。而一个贪婪成性、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