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高一语文教案-12-召公谏厉王弭谤-必修2.docVIP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高一语文教案-12-召公谏厉王弭谤-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高一语文教案-12-召公谏厉王弭谤-必修2

12、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 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召公(shào) 弭谤(mǐ) 瞽献曲(gǔ) 瞍赋(sǒu) 矇诵(méng) 耆(qí) 隰 (xí) 阜(fù) 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弭:消除,阻止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译文: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译文: 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译文: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为:治 译文: (省略句,例子如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 (一)解析第一段内容 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浏览第二段 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 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 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 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的: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什么要广开言路? 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三)浏览第三段 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 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十、讨论题。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 十一、小结全文。 《召公谏厉王诽谤》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十二、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什么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见。 - 3 - 用心 爱心 专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