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硅硼)
1.酸碱性 (1)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 Na3PO4、Na2HPO4和NaH2PO4溶液的pH。 0.1 mol·L-1 Na3PO4溶液的pH呈强碱性 0.1 mol·L-1 Na2HPO4溶液的pH呈弱碱性 0.1 mol·L-1 NaH2PO4溶液的pH呈弱酸性 * (2)分别往三支试管中注入0.5 mL0.1mol·L-1 Na3PO4、Na2HPO4和NaH2PO4溶液,再各加入适量的0.1 mol·L-1AgNO3溶液,是否有沉淀产生?试验溶液的酸碱性有无变化?解释之。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如下: 3Ag++PO43-=Ag3PO4↓ 3Ag++HPO42-=Ag3PO4↓+H+ 3Ag++H2PO4-=Ag3PO4↓+2H+ ? * 现象: 加入Ag+后,三者溶液的pH 值都减小,酸性增强。 总结:三种盐都水解,前二者水解呈碱性,后者由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因此呈弱配性。 * [思考题] NaH2PO4显酸性,是否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 2.溶解性 分别取0.1 mol·L-1的Na3PO4、Na2HPO4和NaH2PO4各0.5 mL,加入等量的0.5 mol·L-1CaCl2溶液,观察有何现象,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滴加2 mol·L-1氨水,各有何变化?再滴加2 mol·L-1盐酸,又有何变化? * 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Ca2++PO43-=Ca3(PO4)2↓pH﹥7 Ca2++HPO42-=CaHPO4↓ pH﹥7 Ca2++H2PO4-≠ pH﹤7 * 加氨水后,促进HPO42-和H2PO4-的电离,三支试管中均生成Ca3(PO4)2白色沉淀。 加盐酸后,促进水解,三支试管中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总结:磷酸盐中,磷酸二氢盐均溶于水,正盐和一氢盐中除钾盐,钠盐,氨盐之外,均不溶于水。 * 3.配位性 取0.5 mL0.2 mol·L-1的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入0.1 mol·L-1焦磷酸钠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继续滴加焦磷酸钠溶液,沉淀是否溶解?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如下: Cu2++P2O74-=Cu2P2O7↓白色 加入过量的确Na4P2O7溶液,白色沉淀消失。 Na4P2O7+ P2O74-=[Cu(P2O7)]2- 总结: P2O74-具有配位性。 * 实验二十一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 * [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不同氧化态氮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实验用品]见教材。 * [实验内容] * 一、铵盐的热分解 * 在一支干燥的硬质试管中放入约1g氯化铵,将试管垂直固定、加热,并用润湿的pH试纸横放在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在试管壁上部有何现象发生?解释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NH4Cl=NH3+HCl * 现象: 由于NH3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也小于HCl,生成的NH3气体首先挥发到试管管口,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呈碱性,随着分解反应的进行,有大量的HCl气体逸出至试管管口,使pH试纸呈酸性;同时又由于NH3和HCl气体具有加合性,且反应速度极快,在试管壁生成一层白色附着物。 * 分别用硫酸铵和重铬酸铵代替氯化铵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热分解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如下: (NH4)2SO4= NH3↑+NH4HSO4 (NH4)2Cr2O-7=Cr-2O3+N2↑+4H2O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铵盐热分解产物与阴离子的关系。 * 结论: 固态的铵盐加热极易分解,一般分解为NH3和相应的酸。如果酸是不挥发的,则生成NH3和酸式盐或酸残留在容器中。如果生成的酸有氧化性,则NH3被氧化为N2O,N2O不稳定分解为N-2和O-2。 * 二、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将1mL3MH2SO4溶液注入在冰水中冷却的1mL饱和NaNO2溶液中,观察反应情况和产物的颜色。将试管从冰水中取出,放置片刻,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 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NaNO2+H2SO4= HNO2+NaHSO4 现象:由于生成的HNO2很不稳定,仅能存在于冰的稀溶液中。微热,甚至在冷的情况下,也易分解为NO、NO2和水。NO2为稳定气体。试管口有棕色气体。 * 反应式: 4 HN-O2=4NO+2H2O+O2 2NO+O2=2NO2 结论: HNO2易分解,不稳定性强。 * 2.亚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试管中加入1~2滴0.1MKI溶液,用3MH2SO4酸化,然后滴加0.5mol·L-1的NaNO2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如下: 2N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NPP-C05-L13.ppt
- .mems微机电系统.ppt
- .java第5章 异常.ppt
- .MEMS驱动技术.ppt
- .MEMS制造技术0705.ppt
- .NetSec-ch6.2 SSL.ppt
- .NoteExpress在线检索失败结果分析(华师).ppt
- .OO2分析4-其他模型1.ppt
- .MT6223系列与MT6225B的性能差异比较.ppt
- .openflow_数据结构.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