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②酸味药 分布特点: 收涩药、止血药。 主要成分: 有机酸、鞣质 常见功效: 止泻、止血、抗菌、消炎、抑菌等。 * ③甘味药 分布特点: 补益药、养心安神药 主要成分: 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常见功效: 补充营养、增强与调节免疫力 * ④苦味药 分布特点: 泻下药、清热药 主要成分: 生物碱、苷类 常见功效: 致泻、止咳、平喘、抗菌消炎 * ⑤咸味药 分布特点: 化痰药、温肾壮阳药 主要成分: 钠、钾等无机盐 常见功效: 致泻、祛痰、消肿(甲状腺)、补肾 * 中药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部分,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 * 第五节 中药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中药毒性的含义: ?张景岳 “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 ?李东垣 “偏阴偏阳谓之疾” * ★中药毒性是中药的最基本的性能,中药毒性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部分。 * 第五节 中药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目前,中药毒性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不良反应”的概念。 中药毒性与四性五味一样,是中药药性理论之一,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 1、急性毒性反应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意识模糊,抽搐,惊厥,昏迷,死亡。 ?马钱子碱(士的宁)30mg可致人死亡,乌头碱3~4mg可致死, ?蟾酥色胺酸,有类似LSD的致幻作用。 * 1、急性毒性反应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率失常、血压异常、循环衰竭、死亡。 ?含乌头碱类药物,川乌、草乌等; ?含强心苷类药物,蟾酥含蟾酥毒苷。 * 1、急性毒性反应 ③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肺水肿,呼吸衰竭,窒息死亡。 ?苦杏仁,含氢苷,可水解生成氢氰酸,一次食用超过60粒可致死。 * 1、急性毒性反应 ④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出血、黄疸、肝脏坏死。 ?以寒凉药据多。 * 1、急性毒性反应 ⑤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腰痛、浮肿、尿频尿闭、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如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在体内蓄积引起肾小管坏死。 * 1、急性毒性反应 ⑥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贫血、血小板减少、再障等,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如芫花、雷公藤等。 * 2、长期毒性反应 用药超过3个月以上多见, 侵犯肝、肾、胃肠多见。 如大黄、木通等。 * 3、过敏反应 某些具有免疫原性的中药,主要成分多为蛋白质多糖、小分子物质。如蜈蚣、蝉蜕、全蝎等。 主要表现如皮疹、皮炎,严重的如过敏性休克。 * 4、三致反应 致畸胎 致突变 致癌 * 5、药物依赖性 如火麻仁,含大麻酚类物质,属于麻醉品。其他有番泻叶、牛黄解毒片等。 * * (解热镇痛、抗惊厥① ②③④⑤ * 植物神经主要控制调节内脏功能。 * 国内学者经过对20多种疾病的研究,发现阴虚血浆cAMP占优势,阳虚血浆cGMP占优势,相应治疗后复常。同时,“甲减”(阳虚)cAMP/cGMP比值低下,“甲亢”(阴虚)则比值升高。尽管如此,cAMP和cGMP与阴阳学说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 ① ②③④⑤ * * * ①②③④⑤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 第一节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的概念: ?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可以看作寒(凉)、热(温)二种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 * ?目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四性的研究: ①中枢神经系统 ②植物神经系统 ③内分泌系统 ④基础代谢 *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①中药的作用: ?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连,黄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②热证与寒证患者的表现: ?热证病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言语高亢,有高热惊厥等中枢兴奋症状。 ?寒证病人:精神倦怠,安静、无声等中枢抑制状态。 *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③热证与寒证动物模型的特点: ?寒凉药制造寒证模型动物() ?温热药制造热证模型动物() *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相关指标: ?痛阈和惊厥阈; ?中枢神经递质; ?其他。 *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证动物模型: (痛阈、惊厥阈降低)。 ?热证动物模型 (痛阈、惊厥阈增高)。 *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动物脑内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变化: 1、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 多巴胺(DA); 2、抑制性递质:5-羟色胺(5-HT); ?热性药使前者其显著增加,后者降低; ?寒性药使前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