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的基石南侗民歌核腔的音乐文化分析.pdfVIP

和乐的基石南侗民歌核腔的音乐文化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第2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No.22013 总第13l期 0FXINGHAI JOURNAL CONSERVATORY0FMUSIC SumNo.13l ·中国传统音乐· 和乐的基石:南侗民歌核腔的音乐文化分析 苏金梅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南侗民歌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但纵横不出方圆,该民族的歌曲皆以平稳、柔和、含蓄、质朴见 长,细究其因,与该民族民歌核腔存有紧密联系。文章通过对侗族南部方言区民歌的音乐核腔特征进行分析,运 用音乐学、音乐美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诠释南侗民歌核腔的“和乐”灵魂,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南侗民歌的认 识,以期厘清侗族民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生态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南侗;民歌;核腔;音乐;文化 DOI:10.3969/i.issn.1008—7389.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89(2013)02一o107—07 近年来,研究南侗民歌的成果日益增多,尤其是关于侗族大歌的话题非常热,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单个歌种 层面上,有关南侗民歌整体音乐风格如何?何以此类文章则较为少见。据笔者多次深入侗区考察获悉,南侗民歌 以“和谐”彰显自身音乐风格魅力,而该种音乐风格之形成与其孕育、滋生、繁衍的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各民族的音乐之所以给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听觉效果,其“音乐风格的差异归根结底体现 在音响形态上”【l3。而作为“音响形态的基础结构,民歌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最集中最纯正的体现 者”[2】73——音乐核腔而言,对它的特征分析无疑是诠释该民族民歌风格的重要依据之一。本论文研究正是紧扣 此命题,意欲对南侗④民歌核腔进行分析,将其纳入音乐学、音乐美学与文化学框架中展开研究,揭示南侗民 歌核腔在特定时空的文化特性及和乐灵魂。 一、核腔的音乐分析 南侗民歌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但纵横不出方圆,该民族的歌曲皆以平稳、柔和、含蓄、质朴见长,细究 其因,与该民族民歌核腔存有紧密联系——核腔是由三个左右的音构成的具有典型性的核心歌腔,是民歌的基 础结构,能最鲜明直观地显现民族特质,同时又是保留民族特质最顽强的一项文化因子。¨1南侗民歌中典型且 运用广泛的核腔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以窄声韵罾la—do—re④(简称为z)三音为核腔 z以纯四度音程为旋律框架,由小三度、大二度相结合构成,特性音程为小三度,常以la为旋律的调式主 收稿日期:2012—12—04 目“南北侗民歌比较研究”(1lB096)。 作者简介:苏金梅(1974一),女,湖南会同人,音乐学硕士,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①我国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区的毗邻地带,总人口约300万人。按照语言特点,学术界将侗族语言分为南北两 部方言。其中,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榕江、从江、三江、通道、融水、龙胜、镇远和锦屏南部,以锦屏的“大同话”为 代表(简称南侗)——多属珠江水系。 ②“三音腔”理论是由武汉音乐学院杨匡民教授提出,他将“三音腔”的声腔归纳为四类:大声韵、小声韵、宽声韵、窄 声韵。以后,蒲亨强教授又增添了近声韵、减声韵。 (勤文中所注唱名均为首调唱名。 ·107·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音、落音、结音,在旋律进行中,la非常活跃,出现频繁,是整个音调的支柱和归宿,如耶歌(迄今为止,耶 歌在文学内容,音乐形态,演唱形式及整个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可堪称是侗族最古老的文化形式,底蕴丰厚, 民风袭人,分耶补、耶堂两腔调)中的耶堂腔调,见谱例l¨脚“1。 谱例l《我比你们比不上》(耶堂) 十毫 修啊能啊呀 啊 号 呀 啊 进堂喝呀 啊 你不进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