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热作模具钢锻造工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13热作模具钢锻造工艺研究   摘 要:介?B了H13热作模具钢的锻造生产工艺,通过控制加热、锻造和锻后热处理等工艺参数,生产出合格的锻件毛坯。   关键词:H13;锻造;热处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5.043   1 引言   H13热作模具钢是美国钢号,相当于我国的4Cr5MoSiV1钢,属于中合金超高强度钢,是高温综合性能较好的热作模具钢[1],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2]。H13钢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性能:①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韧性;②优良的抗热裂能力,在工作场合可予以水冷;③具有中等的耐磨损能力,可采用渗碳或渗氮工艺来提高其表面硬度;④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抗软化能力;⑤热处理变形小;⑥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3-5]。   我公司对H13模具钢工艺研究较少,借助某厂与我公司订货的契机,对H13模具钢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出经济实用的制造工艺。   2 技术要求   酸洗低倍组织不能有肉眼可见缩孔、夹杂、分层、气泡和白点,中心疏松不大于2.0级。非金属夹杂物按GB10561-1989中ASTM标准评级图,用A法检验,A类、B类均不大于1.5级。钢坯以球化退火状态交货,硬度HB≤235,球化组织按GB/T1299-2000第一级评定不大于3.0级。   3 锻造生产   本次锻件毛坯截面尺寸φ310×2500mm,采用钢锭重量为8.5T(需方提供)。   3.1 理论准备   H13钢是较特殊的高强度钢,在锻造过程中变形抗力大且易产生裂纹,因此在制订锻造工艺时,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各种缺陷,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补救:①严格控制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②锻造时,压下量要小,送进量要大。③及时清除坯料表面的氧化皮和毛刺。④选用较大吨位的设备进行锻造,这样可增加锻件内部的致密度,提高生产效率。   3.2 锻造   钢锭用台车式加热炉,钢锭在台车上平面摆放,按特定加热曲线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完成后进行锻造,锻造主体设备为32MN油压机、100T?m操作机和80T天车,锻造比要求3,考虑到锻造及降温情况,将工艺定为七火成形,锻造前将镦粗设备和上下砧子预热到200℃以上,变形过程如下:   一火:压钳口,拔长至300×(≈800)×(≈3350)mm,每道次双面压下量为瞬时坯料高度的30%。砧宽比W/H=0.7~1,回炉1230℃保温2h。   二火:预拔长至400×600×(≈3300)mm,倒角,用剁刀在长度上等分剁成四块,达图2所示,回炉1230℃保温5h   三火:沿Z方向镦粗50%,H=400,沿Y方向拔长至600(X)×800(Y)×400(Z),倒角,回炉1230℃保温5h   四火:沿Y方向镦粗50%,H=400,沿X方向拔长至800(X)×400(Y)×600(Z),倒角,回炉1230℃保温5h   五火:沿X方向镦粗50%,H=400,沿Z方向拔长至400(X)×600(Y)×800(Z),倒角,回炉1230℃保温5h   六火:沿Z方向镦粗50%,H=400,沿Z方向拔长至φ310×2500mm,水空交替冷却,执行球化退火   3.3 锻后热处理   锻造完成后将锻件至于通风位置,水空交替冷却至400℃,装炉,执行球化退火工艺(见图1)。   3.4 锻后性能检测   热处理完成后检测锻件机械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送检两组试样硬度均在HB120-HB150,酸洗低倍组织无肉眼可见夹杂、缩孔、气泡和白点,中心疏松0.5级。夹杂物很低,评级为:A类0.5级;B类0.5级。晶粒度为7级和8级,球化组织3级,网状组织2级。超声波探伤达到YB/T036.10-1992 Ⅰ级。   4 结论   (1)锻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2)试制过程中,确定的锻前加热曲线、锻造工艺、球化退火工艺参数能够保证H13模具钢的技术要求,可进行批量生产。   参考文献:   [1]N,Mebarki,P.Lamesle,DDelagnes,C.Levaillant.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5%Pr℃ 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lonal tooling conference,Sweden,2002:617-629.   [2]陈再枝,蓝德年,模具刚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378-384.   [3]王鹏,张杰江,胡亚民.H13刚的应用现状[J].模具制造,2007(12):1-7.   [4]潘晓华,朱祖昌.H13热作模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