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拉丁美洲1.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拉丁美洲1

第六章 拉丁美洲 ?第一节 概 况 范围:美国以南,包括南美全部和北美一部分,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3个独立和13个未独立。 布兰科角34046ˊW(巴西) 第一节 南美洲概述 一、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北以巴拿马运河和加勒比海同北美相邻;南以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2、经纬度位置 见图 (二)大陆轮廓 1、北宽南窄,三角形 2、海岸线平直,少岛屿、半岛、海湾,多沿海断层和陡峻崖岸 3、410S以南,大陆西岸为曲折峡湾海岸(第四纪冰川侵蚀造成) 4、南美北部多海湾(安第斯山脉与海岸线正交造成) 5、世界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大陆 大部分处于100N-23026ˊS的热带地区,深受海洋信风影响,气候湿润。 第二节 地形与构造基础 一、地形基本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耸山脉、东部冲积平原与古老高原相间排列,但平原侧向于大陆中部,高原侧向于东部。 二、地形构造基础 南美洲由南美古陆台和两个地槽(安第斯斯山地槽和冈瓦纳地槽)组成。 (一)南美陆台 主要是巴西陆台和巴塔哥尼亚陆台 地盾(长期上升):巴西地盾、圭亚那地盾、科尔 南美陆台 多瓦地盾、巴塔哥尼亚地盾 地台(长期下沉):亚马孙拗陷、帕腊奈巴拗陷、 巴拉那拗陷 南美大陆的变动带 (二)古生代褶皱带——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褶皱带 加里东褶皱带处于南美陆台与安第斯褶皱之间。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安第斯地槽东缘褶皱上升,形成安第斯山脉,晚古生代,受外力剥蚀,缺石炭系、二迭系地层;海西褶皱位于巴西陆台与巴塔哥尼亚陆台之间。二迭纪时,在潘帕斯草原与巴塔哥尼亚高原之间,发生海西运动,使巴西、巴塔哥尼亚两陆台间褶皱成山,出现断层变位和火山。 (三)中生代和新生代褶皱带 中生代初期,南美洲板块与纳兹卡板块相向移动 白垩纪时,纳兹卡板块俯冲到南美洲板块之下(拉拉米造山运动),出现南北向的深海沟(秘鲁、智利海沟)和安第斯山脉雏形 始新世末和上新世时,纳兹卡板块向南美板块再次俯冲和拖曳,形成深海沟,安第斯山缓慢上升,出现岩浆侵入、火山活动、褶皱、断层和向东逆掩 第三纪时,东部地面不断上升,地势比现在高峻 第四纪时,巴塔哥尼亚高原和智利南部山地受冰川影响,并西延到太平洋沿岸,所以在此留下了冰川地貌。 思考题:南美洲西海岸和东亚海岸为什么不一样?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1、从构造基础看:由东到西:由老到新 2、从地形结构看:东部地盾发育成高原,拗陷区形成平原;西部褶皱区形成山系 3、从地形排列看:形成南北纵列三大带,即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 (一)三大构造地形区 1、东部高原——包括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特点:(1)构造上同属于古陆台中的地盾区。 (2)寒武纪以来,经历了以上升为主的升降运动,古老结晶岩出露,地表久经侵蚀,形成波状起伏的高原面。 巴西高原 (3)中生代、新生代以来末受褶皱运动影响,少岩浆、火山活动。 (4)三大高原所处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也不同,岩石组成性质不同。 1)圭亚那高原 分布:南美洲北部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境内。 构造:西高(海拔900m)东低(海拔300m),高原南缘的帕里马山、阿卡里山是亚马孙河、奥里诺科河分水岭。南坡陡峻,北坡和缓。 2)巴西高原 分布:巴西东南部,50S-300S间,面积500万km2,世界最大高原,是青藏高原面积的4倍。 构造上,古陆台中的地盾,由古老结晶岩构成,从寒武纪以来,经多次升降运动,褶皱、岩浆、火山活动很少,久经风化侵蚀,结晶岩露出,一些软的侵蚀移平,形成波状起伏高原面,从西向东,逐渐上升,即东高西低,东南沿海地区,形成山脉,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巴西中部是最古老地盾,形成平坦高原。 3)巴塔哥尼亚高原 分布:南美东南部,科洛拉多河与麦哲伦海峡之间。 构造:北侧是古老岩石,长期上升为主,其他地方有沉积岩,说明中生代以来,以下降为主,上新世时,有玄武岩喷出。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高原,有冰川地貌。 2、中部平原 由奥里诺科、亚马孙、拉普拉塔三大冲积平原组成 1)奥里诺科平原 分布:安第斯山系的梅里达山脉与圭亚那高原之间。 构造上:属边缘拗陷地带,基底前寒武系古老结晶岩地层,上覆新生代的砂岩。 地形:西高东低,地面平坦,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