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受歧视群体移情对态度影响实验的研究.pdf

对受歧视群体移情对态度影响实验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通过诱导对受歧视群体的移情从而改善对其态度,值得探讨并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对受歧视群体、移情、态度及其改变的涵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 了整理和总结,然后展开了两项实验研究。 实验一考查了通过诱导对一位年轻的女艾滋病患者的移情能否改善对艾滋 病患者群体的态度;同时考虑到在态度改变的认知方法中所产生的亚范畴化现象, 又考查了这样的“移情一态度”效应是否仅仅局限于对年轻女艾滋病患者这个亚 群体而没有泛化到整个艾滋病群体;此外还考查了这样的“移情~态度”效应是 否受受害者责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对一个年轻的女艾滋病患者移情, 能够改善对艾滋病患者这个群体的态度;这样的“移情一态度”效应能够泛化到 整个艾滋病群体;受害者责任这个因素在被试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上并无显著影 响;在感染责任非受害者责任条件下,无论是报告对“年轻的女艾滋病患者”还 是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高移情组被试均比低移情组被试报告了更为积极肯 定的态度;在感染责任是受害者责任条件下,当被试被要求报告对“艾滋病患者” 这个泛群体的态度时,高移情组被试所报告的态度同样比低移情组被试更为积极 肯定;只是在感染责任是受害者责任条件下,被试在表达对“年轻的女艾滋病患 者”这个狭群体的态度时,高移情组被试较低移情组被试报告了并不显著的消极 态度。实验二考查了对~个被社会评价更为消极否定的群体:杀人犯的“移情一 态度”效应,然后考查了这种效应在时间上是否存在局限性。结果表明,在即时 后测时,高移情组与低移情组的被试对杀人犯的态度并无显著差异;在一、二周 后另一背景下的延迟后测中,高移情组被试所报告的对杀人犯的态度比低移情组 更为积极肯定。 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诱导对受歧视群体中一个成员的移情能够改善对整 个群体的态度;受害者责任并不能显著影响这种方法的效果;群体范围对“移情 一态度”效应也无显著影响,且这种方法在时间上有持久性。 最后,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受歧视群体,移情,态度 ABSTRACT At rcsearchesonthe asawholehavenotbeen pfesent,the st追matizedgroup Itis inChina. wonh and to theattitudes published exploringpmcticalimprove towardthe this stigmatizedgroupbyinducing formem.In review empathy papera / was onthe a11dcurrentresearchsituations definition,theory presented and attitudes.Thentwo were 矿oup,empathy,att“udeschanging eXperiHlentsdesigned. T11e l thea“jtudestowafd studytested:(1)thepossib“ityofimproving people wi山AIDS fora womallwith byinducingempathyyoung localizationoftheefrectsofthe towhichtheattitudestow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