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裹包密度和层数对天然牧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pdf
第45卷第3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45NO.3
2017年3月 ofNorthwestAF Mar.2017
Journal University(Nat.Sci.Ed.)
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609:40 DOI:10.13207/j.cnki.jnwafu.2017.03.006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390.S0940.012.html
裹包密度和层数对天然牧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杜珠梅1,贾玉山1,周天荣1,侯美玲1,郎巴达拉呼2,格根图1
(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2鄂温克旗草原站,内蒙古呼伦贝尔021512)
[摘 要] 【目的】筛选天然牧草最佳裹包密度及裹包膜层数,为天然牧草裹包青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
250,250~300,300~350,350~400
对影响天然牧草裹包饲料饲用品质的裹包密度(200 kg/m3)和裹包膜层数(2,3
和4层)2个因素设计试验,对不同处理天然牧草青贮饲料的营养指标(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可溶性碳水化
(LA)、乙酸(AA)、丙酸(PA)、丁酸(B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裹包密度为300~350kg/m3、裹包膜层数为4层的
处理天然牧草青贮饲料DM、CP和WSC含量最高,分别为439,51,113.37和30.90
g/kg,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NDF、ADF和CA含量最低,分别为500.36,305.47和54.00
g/kg,显著低于其值处理;EE和PA含量与萁他处理差
异不显著;pH值为4.69,显著低于其他处理;L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2.10mg/g,未检测到AA、BA。【结论】
天然牧草在密度300~350kg/m3、添加2mL/kg丙酸的条件下进行4层裹包,所得的裹包青贮饲料品质较好。
[关键词]天然牧草;青贮;裹包层数;裹包密度;饲料品质
[中图分类号]$81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Influenceof andnumberof on
layers ity
wrappingdensity qual
ofbalednatural silage
grass
DU Yushanl,ZHOU
Zhurneil,JIA Moilin91,
Tianron91,HOU
LANGBADALahu2,GEGentul
(1 andEnvironment,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010019,China;
CollegeofGrassland,Resou?。ce5
2EwenkGrassland 021512,China)
Station,HulunBuir,InnerMongoli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色纺纱线生产与工艺技术创新——色纺纱线使用原料种类与品质要求.pdf
- 艺术与人生之舞:朱光潜文艺与道德关系论.pdf
- 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纵谈分说.pdf
- 艺术与科学张道一.pdf
- 艺术与科学的同构——科学起源于希腊艺术说刍议.pdf
- 艺术与科技传播的融合——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pdf
- 艺术作品中的道德因素.pdf
- 艺术在左,科学在右 ——以原始时代到20世纪美术史发展中与科学因素相交为例.pdf
- 艺术审美与科学求真的互动和融合--以西方美术发展历程为视角.pdf
- 艺术审美谱系中人性的面向与回归--一种基于美与道德的反思.pdf
- 褐藻酸钠裂解物对冷冻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pdf
- 褚亚平一位地理教育学家的探索和坚守.pdf
- 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pdf
- 西化的孔子——《孔子的道德》英译本八十条箴言评析.pdf
- 西北农村地区道德谱系的历史考察——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一.pdf
- 西北旱寒区地理、地形因素与降雨量及平均温度的相关性——以甘肃省为例.pdf
- 西南地区连年干旱气象地理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pdf
- 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名镇迁建空间品质营建研究——以重庆龚滩古镇迁建为例.pdf
- 西南联大对道德本位的“大学之道”抉择——基于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视角.pdf
-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的地理影响因素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