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枝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槐枝研究进展   摘要:槐(Sophora japonica L.)为豆科槐属植物,又名国槐、家槐、豆槐等,槐枝为槐的干燥嫩枝,亦可趁鲜使用。槐枝药用历史悠久,《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等早有记载。本文参考了近三十年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和民间使用情况,就槐枝的资源分布、药材性状、化学成分分析、药理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性味及功能主治、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进行归纳分析,旨在为槐枝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槐枝;药材资源   1资源分布   槐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以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地较为常见。多见于平地、村落、道旁、山腹、山麓,分布在海拔500~2000 m。目前我国各地均有野生和栽培,药材资源较为丰富[1]。   2药材性状   槐枝为槐的一年生嫩枝。槐枝呈近圆柱形,直径0.3~1.2cm。表皮深绿色至黄绿色,表皮可见细短柔毛;灰棕色点状皮孔,椭圆形,纵向突起。质坚韧,断面纤维性;内皮层浅黄绿色至黄白色;木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中央有髓,髓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   3 化学成分分析   槐的全株(根茎叶花果实)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游离氨基酸、酚类、多糖以及二苯乙烯的聚合物,等等[2]。随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提高,槐枝新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发现。王春桃等[3]采用硅胶柱反复层析、sephadex LH-20层析等技术手段分离纯化单体,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从槐枝皮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醇、1个异黄酮和5个异黄酮苷类成分,结构确定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奈酚(kaempferol,Ⅱ)、染料木素(genistein,Ⅲ)、染料木素7,4’-二葡萄糖苷(genistein 7,4’-di-Ο-R-D-glucoside,Ⅳ)、槐属双苷(sophorabioside,Ⅴ)、樱黄素4’-Ο-β-D-葡萄糖苷(prunetin 4’-Ο-R-D-glucoside,Ⅵ)、槐属苷(sophororicoside,Ⅶ)、染料木苷(genistin,Ⅷ)。Park HY等[4]在槐枝皮中得到2种异黄酮类化合物:6-甲氧基-7-羟基-4’-Ο-β-D-糖基异黄酮(6- methoxy-7-hydroxy-4’-Ο-β-D-glucosyl isoflavone)、黄豆黄素-4’-Ο-β-D-葡糖苷(glycitein-4’-Ο-β-D-glucoside)。Tang等[5]在槐的嫩枝中,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出2个异黄酮化合物:染料木黄酮-4’-Ο-(6’’-Ο-a-L-鼠李糖苷)-b-槐糖甙(genistein -4’-Ο-(6’’-Ο-a-L-rhamnopyranosyl)-b-sophoroside)、染料木黄酮-4’-Ο-(6’’’-Ο-a-L-鼠李糖苷)-b-槐糖甙(genistein-4’-Ο-(6’’’-Ο-a-L-rhamnopyranosyl)-b-sophoroside)。张艳焱等[6]针对新鲜和干燥槐枝,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从新鲜槐枝挥发油中分离出60种成分,鉴定出58种;从干燥槐枝挥发油中分离出56种成分,鉴定出46种。新鲜和干燥槐枝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   4活性成分   槐枝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芦丁和槲皮素为主。芦丁(Rutin)又称芸香苷( Rutioside)(3,3’,4’,5,7-五羟基黄酮-3-Ο-芸香糖苷)。现代研究表明[7],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并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癌、解痉、镇痛、镇咳、降血脂、降压、抗氧化、抗疲劳和耐缺氧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血管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脂症等。槲皮素能够扩张周围血管与冠状血管,从而降低血压。槐枝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同样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现代研究认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肿瘤、增强免疫的作用。亚油酸可降血脂、减少血脂血管沉积,从而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油酸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槐枝中所含的角鲨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红细胞摄氧水平,对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心脏病及中风有预防和治疗作用[6]。   5含量测定方法   陈华国等[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槐枝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熊维政等[9]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槐花项下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槐枝不同部位芦丁的含量。张治军等[10]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槐花项下芦丁的测定方法,测定了槐枝中?J丁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K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