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庞海林专题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专题论文
姓名:庞海林
学号:200903051116
专业:水产养殖技术
指导老师:刘海燕
2011.10.29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
摘要:据研究表明,造成对虾大批死亡的主要病因是“杆状病毒”,如TSV桃拉病、白斑病等,它广泛存在于海水中的甲壳类、桡足类、小杂鱼等生物中,有时甚至存在于对虾亲虾和虾苗体内,在我国对虾养殖的各个品种中都有该病毒发现,并常与弧菌等细菌交叉复合感染,导致养殖虾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2-35,幼虾经60-70天左右饲养,可养成体长10-12cm、体重10-15g的商品虾,养殖成活率达80%,亩产达200kg以上;南美白对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温度及盐度适应范围甚广,能在水温6-40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15-38,最适水温22-35;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可以在海水池塘半精养和精养;虾苗经淡水驯化后,可在纯淡水池塘中养殖。 现将我国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几种主要疾病、病症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预防彻底消淤,定期泼洒生石灰15g/m3,保持水质清洁;???? 投放无病的健壮虾苗,确保健康虾苗进入养殖环境;????高温季节,经常性向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活力菌、益生素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按饲料量的1‰-2‰添加FZO-生物活性剂,可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及抗病力,按饲料量的2%-3%添加活力菌可有效调节对虾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同时内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连喂7-10天。预防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放养;????定期泼洒生石灰15g/m3;????消毒5天后全池泼洒光合细菌5-10g/m3。 3.烂鳃病 (1)病原 病原为弧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脆菌。 (2)症状 病虾菌丝呈灰色、肿胀和溃烂,有的溃烂鳃丝的后端呈黑褐色。病虾浮于池边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当池水溶氧低时,病虾首先死亡。
(3)流行情况 烂鳃病多发生于高温季节,可引起对虾死亡,但发病率较低。 (4)防治方法 同烂眼病。
(三)固着类纤毛虫病(又称黑鳃病)
(1)病原 常见固着类纤毛虫有聚缩虫、累枝虫、钟虫和单缩虫等。
(2)症状 病虾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均可附着,形成一层黑色绒毛状或鳃发黑。病虾大量附着虫体引起对虾不脱壳,严重可引起患病对虾慢性死亡。
(3)流行情况 各地虾场均有此病发生。投饵过量,有机物污染严重和饵料质量差,对虾营养不良,脱壳慢等的虾池最容易发病。此病多发生于养成中后期和高温季节。
(4)防治方法 ①投喂优质、高营养配合饵料。投饵量要科学合理勿过量。 ②保持虾池底质与水质优良。 ③治疗可用10-15PPM 茶粕全池泼洒,促进虾脱壳。
(四)浮头与泛池 (1)病因 白对虾在水中溶氧1-1.5mg/L,即可出现缺氧浮头,溶氧低至0.3-1mg/L即发生窒息死亡。对虾养成后期、密度大和高温季节,易发生浮头。 (2)症状 少量或成群对虾在水面无方向地慢游,严重的窒息死亡沉于水底。 (3)诊断方法 当夜间或早晨日出前,发现对虾成群浮在水面,缓慢游动即可诊断为浮头。 (4)防治方法 ①要科学投饵,投饵量控制在1-1.5小时吃完,避免残饵沉积池底。不用鲜活饵料喂虾。 ②虾苗放养密度要适当,不可过密。 ③调控好水质和透明度,水不可过肥。水太肥应适当增加换水量及用络合铜杀死部分浮游生物,养成后期,控制透明度在25cm以上。 ④设增氧机,精氧池在养成中后期夜间,甚至白天均需开动增氧机。 ⑤养殖中后期7-10月夜间和黎明前要坚持巡塘,发现浮头应及时抢救。采用加新水、开增氧机和使用增氧剂溶氧剂泼洒等措施。
(五)蓝藻中毒
(1)病因 淡化养殖池因微囊藻过量繁殖,透明度20公分以下。当藻体大量死亡, 经细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对虾中毒死亡。池水pH高达9-10,夜间并消耗大量溶氧,降低对虾抗病能力。
(2)诊断方法 池水白天光合作用出现大量蓝绿色或铜绿色浮游藻类,飘浮于水表层。有风时池塘下风水表层积聚大量微囊藻,并有腥臭味即可诊断之。
(3)预防 经常更换池水,合理投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