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抗过敏药和抗炎药
第九章 抗过敏药和抗炎药
面部炎症引起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形象和生活质量, 与之相伴随的全身反应会给机体带来损害,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常见的细菌、病毒感染等生物性因素, 各型免疫反应, 晒伤、烫伤等理化因素, 能够导致组织损伤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炎症。致炎因子可直接干扰破坏细胞代谢, 但主要是通过炎症介质的作用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 组织发生变性、渗出和增生的病理变化。西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游走和聚集,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其致炎作用, 缓解临床症状。常用的药物有: 抗组胺药、过敏介质阻释药、抗炎药。中药从清热解毒、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生肌敛疮等方面入手, 根据病情辨证论治。两类药物均可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从而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过敏反应是指人体与异物抗原物质接触后发生的不正常免疫反应,常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的损伤。主要起因是反应患者体内产生了过多的一种抗体,称为免疫蛋白E(lgE)它可以和环境中的致敏物质(原)起反应,刺激机体释放某些过量的化学物质,继而产生各种症状。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变态反应,但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是过敏体质,则子女发生变态反应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全球的变态反应的患病率大约为25%。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有: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的毛发皮屑、室内尘土、尘螨;食物如鱼、蛋、奶及坚果实等;接触性如羊毛、染料、化妆品、制品、化学制品、乳胶手套;注入性昆虫叮咬毒液及某些药物。H1-、H2-、H3-组胺受体产生效应。H1-受体激动的效应器多使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收缩、心房肌收缩加强、血管平滑肌舒张。H2-受体激动的效应为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H3-受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末梢,参加组胺合成和释放的负反馈调节过程。抗组胺药物主要是在受体部位上竞争性的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H1-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晕动病。
一、抗组胺药
组胺为体内自身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皮肤、支气管、肠粘膜、中枢等。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是重要的炎症、过敏介质,变态反应及物理、化学刺激促其释放。组胺受体阻断药习惯上称之为抗组胺药,是一类能竞争组胺受体而拮抗组胺效应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组胺药可分为H1受体阻断药和H2受体阻断药。前者是治疗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后者是一类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但近年来发现H2受体阻断药对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与H1受体阻断药合用时可产生协同作用。
(一)H1受体阻断药
H1受体阻断药在临床应用中分为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但对中枢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后易出现嗜睡、困倦、头晕等不良反应。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则很少有中枢抑制作用。
【H1-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镇静类药物) 主要缺点:具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有明显镇静作用。其它:受体选择性差,抗胆碱能作用,口干,尿潴留,便秘等;抗5-羟色胺作用,增加食欲,增加体重。半衰期短:持效时间短,每日服用3---4次。
??? 乙二胺类:曲吡那敏
??? 氨基醚类:苯海拉明
??? 丙胺类:氯苯那敏(扑尔敏)
??? 三环类:异丙嗪、赛庚啶
??? 酮替芬(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非镇静类药物)特点:分子有一定亲水性;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所以,第二代抗组胺药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少,镇静作用明显降低。
??? 特非那丁(敏迪)
??? 阿司咪唑(息斯敏)
??? 西替利嗪(仙特敏)
??? 氯雷他定(开瑞坦)
??? 阿伐斯汀(新敏乐)
??? 咪唑斯汀 (皿治林)
??? 依巴斯汀(开思亭)
【体内过程】
口服或注射给药吸收迅速,有些药物若配制成乳剂或膏剂也可局部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抗组胺药的安全范围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肝功能较差的病人或超剂量服用,或同时合用其他药物,如康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可造成抗组胺药物的蓄积。有些抗组胺药还可诱导肝药酶,由此促进自身或其他药物代谢。
【药理作用】
1)抗组胺作用 H1受体阻断药可与组胺竞争靶细胞上的H1受体,使组胺不能和H1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拮抗组胺的作用。其主要对组胺引起的三重反应及支气管、胃肠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组胺直接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2)抗炎作用 近年研究发现,第二代抗组胺药特非那定、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在抗I型变态反应(又称速敏型、IgE依赖型反应,此类反应是由于抗原与IgE为主的抗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引起局部平滑肌痉挛、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大学《化工机械基础》课件化工机械基础3-1.ppt VIP
- 党员应知应会80题(最新)——党建基础知识学习资料.docx VIP
- GIS知识培训课件.ppt VIP
-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南湖的船,党的摇篮》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pdf VIP
-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股权激励协议书(员工干股激励)、股权期权激励合同.docx VIP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RAG实践手册:构建知识库和问答系统的实战指南.docx VIP
- 幼小衔接培优课程:识字②同步练习.doc VIP
- QB-T 4499-2023商用电磁灶标准文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