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探析

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探析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章通过举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英语翻译的问题,包括措词不当、中式英语、文化错位以及语义缺失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英语翻译的规范化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关键作用,翻译者应尽量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背景;旅游英语;翻译 一、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习俗文化等中西文化差异都会对中英语言表达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旅游的普及,不同国家的游客通过语言翻译彼此交流沟通,而如今国际旅游最普遍使用的交际语言就是英语,旅游资料的英语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涉及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口头传译的效果,避免误译的发生。 二、不同文化背景中旅游英语翻译的问题 (一)措词不当问题 措词意味着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词汇。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而选用合适的词是贴切翻译的基本要求。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中通常涉及到措词方面的问题。 如滕王阁的翻译“Teng Wang Attic”,将“阁”翻译为“attic”,而“attic”是指用来存放东西的阁楼。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旅游景点中的“阁”是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滕王阁”这个景点名字事实上是指一个亭子,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因此,根据上下文,英文中的这个词应该跟汉语中的“亭” 相关,是“pavilion”。因此翻译为Teng Wang Pavilion更加符合西方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 在汉语中,重复同一个词是为了加强语势。而在英语中,通常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以改变语势中的单调。比如景德镇旅游中提到陶艺的体验,就有“感悟人生,感悟泥性,感悟瓷韵悠悠”这样的表述,如果翻译为“Feel the life, feel the porcelain, and feel the history”尽管没有明显的错误,但在语言习惯上不符合西方特点,而把它改成用不同的词表达就出现了不一样的效果。使用“Touch the clay, know the history, and feel the life.”更能使西方游客体会陶艺带来的泥性瓷韵。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隋唐展厅中介绍唐长安城有这样的描述:城中有14条东西向大街和11条南北向大街,将外郭城划分为108个坊,原译为:The whole city was divided by 11 vertical streets and 14 horizontal streets into 108 compounds. “compounds”意为场地、筑有围墙的院子,用在“坊”的翻译上意思有些出入,“坊”应理解为老百姓居住生活的街区,因此使用“blocks”更加容易理解。 西安著名旅游景点大雁塔北广场的一则牌示解说:大唐药王孙思邈(581-682 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王”。将“药王”翻译为“drug king” 而“drug”在英文中意为毒品,将“药王”根据字面意思意为“drug king”实为不妥,用词不当使得无法传达正确的信息。 (二)中式英语问题 由于目前的景点介绍多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汉语不可避免的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式英语是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 比如广西柳州国家AAA级都乐岩风景区,其中有一处景观名称为“三星观鱼”被翻译成“three stars watch fish”,英语国家的游客在看到这个名称后,脑海里肯定浮现出“三颗星星看着鱼”的诡异画面。 再有,很多景区的警示牌将“售票处”被译为“booking office”、“游客止步”被译为“the visitor stops”,这些中式英语翻译的出现,影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作为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应尽量做到景区旅游英语翻译的规范化。 (三)文化错位问题 在缺失对客源地游客文化了解的前提下,容易导致翻译错位现象的发生。以下是西安大雁塔景区和大唐芙蓉园内摘录的忠告牌示,汉语文本都非常委婉地提示游客不要踩踏草坪,但西方思维方式并不习惯这么委婉生动的表达,产生了理解上的误区,比如“芳草萋萋,踏之何忍?”翻译为:“Please dont trample on the fragrant and lush grass”。又如“呵护绿色,善待生命”翻译为:“Take good care of the green grass and treat the grass well”。这些中式的委婉表达方式反倒会让外国游客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