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特殊教育师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于特殊教育师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量、质,直接关系着特殊需要儿童接受教育的质量。通过文献研究,本文分析了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总结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发展特殊教育师资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以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资现状师资建设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1],他们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这给特殊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特教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各类特教机构的教师。在倡导关注特教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理性地分析特教师资的现状。
1.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师资力量的保障
特教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教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特殊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特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特教教师。
在特教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要缩小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与社会其他群体处于同一起跑线,需要教师悉心教育和鼓励。因此,特教师资是我国特教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特殊教育师资的数量分析。
为解决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我国坚持数量、质量、结构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改、分、调、聘”的方法,促进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4]。但现阶段特教师资仍处于紧缺状态[5]。我国近年特教师资数量还是很有限,在2005年至2010年这六年间,专任教师的平均人数只有约3.57万,而特教学校学生的平均数约为40.3万,这3万多的教师承担着40多万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特教学校学生和专任教师的平均比值为11.29:1,这一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达到的2∶1―3∶1的水平。
这表明,虽然特教专任教师师资人数在增加,但是由于增加得很缓慢,跟不上特殊需要学生数量的变化,特教师资数量还是比较缺乏。
2.2特殊教育师资学历水平和职称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特教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具备中学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多。
2010年,我国特教教师以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为主,分别为44.08%和44.42%,专科生的比例略高于本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需要。
从职称来看,我国拥有高级职称的特教专任教师仅为6.63%,而大部分是小学高级和小学一级,他们分别占2010年特教专任教师人数的51.50%和31.33%,甚至还有7.18%的专任教师未评职称。而美国2000年有59%的特教教师拥有硕士学位[7]。
按照《教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特教专任教师必须达到本科或专科以上的学历,但是在我国的特殊学校有20.48%的专任教师学历在高中阶段或高中以下。由此可见,一部分专业课的教师的学历、职称达不到《教师法》规定的中等学校教师的任职标准。
2.3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现状分析。
从时间特性上看,我国特教师资培养主要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从内容上来说,职前培养的内容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教师资格,为获取教师职业认证、进入教师队伍做准备;职后培训是在职教师为了提高学历、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教学要求、参加课程改革培训等,参加短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从培养体系上看,我国特教师资培养基本建立起了以高等师范院校和中等特教师范院校为主,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班和各种特教师资培训为辅的师资培养体系[9]。
2.3.1我国特教师资职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是特教师资培养的主力,因此,这里着重介绍高等师范院校特教师资培养现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开始转向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特教学校或相关的基层机构培养既有实际的特教教学能力又有基本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突出了培养的“专业化”。这顺应了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二,从课程设置来看,随着培养目标逐渐向基层转变,课程结构有所调整。但是,在我国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特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科课程(如数学、语文和英语等)开设得较少。
第三,从培养模式上讲,有分类的方式和不分类的方式。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不分类的方式,这种培养方式顺应了“融合教育”、“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特教发展的理念,但也导致培养出的教师大多数只拥有一般文化课的基础知识,而针对身心缺陷的康复教育技术和劳动职业技能教育的知识缺乏。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变换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互动等方面力不从心[10]。
2.3.2我国特教师资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我国受过特教专业培训的人数由2005年的16313上升到2010年的2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