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浅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浅谈

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浅谈【摘要】乔治·凯兴斯泰纳悉心研究和推行国民教育理论、劳作学校理论,并改革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教育;劳作学校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欧美教育史上倡导国民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悉心研究和推行国民教育理论、劳作学校理论,并改革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凯兴斯泰纳1854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871年,毕业于弗赖新师范学校,到小学任教。1877年考入工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后转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并兼修教育学和哲学。188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历任中学教师、校长、督学。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其日后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95年凯兴斯泰纳出任慕尼黑市教育局长。任职25年中,主持教育行政,对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1918年,他尚在慕尼黑市教育局长任职期间,就应聘兼任莱比锡大学教育学教授,同时在慕尼黑大学讲授教育问题。1920年退休后,专任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直到去世。凯兴斯泰纳一生著述颇多,发表了《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劳作学校要义》等著作共计30余种。 凯兴斯泰纳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并曾多次出国考察与讲学,3次到美国讲演,2次到英国讲演,还到法国、瑞士和奥地利等欧洲国家考察过职业教育情况,因此,对欧美各国的教育历史与现状有了较深的了解。凯兴斯泰纳善于吸取各派的观点,集劳作教育思想之大成,被公认为是劳作学校理论的主要代表。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较完备的国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体系。 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是互为表里、一脉相通的。国民教育是他的教育理想。他认为,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有用的国家公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具有关于国家职责的知识,了解国家的任务;第二,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够按照个人的特长在国家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具备公民的品德,热爱祖国,愿意为国家服务。凯兴斯泰纳还进一步分析了上述三个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国家职责和公民教育的目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对象。他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应把国家“所有的分子”都包括在内。“所有的分子”也就是全体国民。他终生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以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为目标的国民学校的改革工作。他对国民学校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认为国家的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虽有区别,但都应当成为“公民教育的工具”、“性格陶冶的工具”。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是从国民教育的目标出发,为造就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服务的。他认为,实施国民教育的最佳手段是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精神。劳作学校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他首先澄清了“含有教育意义的劳作”的和“劳作学校的真义”。认为“劳作”是一种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是一种身心结合、体脑并用的活动。劳作不局限于活动本身,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劳作去认识事物,探究世界的真相。劳作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只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和目的进行操作,并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的“劳作”才能算是具有陶冶价值的活动。“劳作学校”不是传统的“书本学校”,是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又能使学生培植出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凯兴斯泰纳认为,劳作学校有三项基本任务:第一,对学生的职业陶冶,也就是公民的职业准备,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从事某种工作或某种职业的能力;第二,职业陶冶的伦理化,其宗旨是公民所从事的职业不但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团体必须尽的义务,职业训练成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途径;第三,实现团体的伦理化,养成儿童在自己所属团体社会中共同工作的本领。凯兴斯泰纳强调,劳作学校的三个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他主张把“国民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对劳作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师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劳作学校的思想贯彻到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凯兴斯泰纳受家庭、个人经历、个人世界观及时代影响,他的思想和主张出于统治阶级立场,但作为劳作学校的形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