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探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探究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探究报告【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9-01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班级人数较多,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 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此我们必须摸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而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能以培养数学家、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使学生能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对优等生我们应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等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 二、课题的涵义及研究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 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只要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日常的教学让我们发现:一个新的知识点在新授之前,肯定有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就已经掌握不少有关它的知识,有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它的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一点也不知道。那么在无形中学生就已经被分了类,为了让他们在原有的起点上逐步提高,教师应尽可能的通过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内心进行分类。这时候我们可以给知识丰富的学生一个机会,让他来当小老师讲解,其他学生可以作相应的补充,同时也给不了解新知识的同学一个好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这三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师在这里的作用是调控,也就是如何把新知识讲得更加完整而有深度,我们可以通过向讲解的学生提问题来突出教学重点。新授的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当然在运用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能利用新授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主动构建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此时,全班的学生又因知识的掌握程度再一次进行分层,因此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让优秀生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让中等生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后进生对新知识有充分的巩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允许学生在一定限度内选择不同的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学习,教师进行分层施教、分类指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 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本年级共有十个教学班,初一入学时有五个英语特色班和五个普通班。特色班的学生基础,学习习惯等较普通班的学生好些,因此我们在原有班级的体系不打乱的情况下,将10个班级分为两层--一类班、二类班(各五个)。选择(1)(4)(5)(6)(9)作为实验班,其他五个班级作为对比班。并把实验班里的学生分为A组(竞赛组),B组(提高组),C组(基础组)。教师的分组要根据半年多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合理划分。各组里的人员可根据每次大考情况滚动,以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 2.分层备课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三组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对A组的同学必须有适当的提高题和补充内容。这部分内容由孙雅萍老师负责提出,并交由张静、宁志卓三人共同讨论确定,对于C组同学至少应掌握到什么程度由宁志卓老师提出并提交孙雅萍、张静三人共同讨论确定。 3.分层授课 两类班级在授课时要有所区别,一类班的授课可直接切入主题,放开了,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速度也可稍快些,每节课讨论、独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